下城区“坚持四动”打造侨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0-09-11 14:44:03  来源:admin

杭州市下城区侨联着眼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侨界人士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团结和带领辖区侨界人士为推进城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献智出力。

一、坚持双向互动,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大家受益”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下城区侨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牵头协调作用,依托辖区街道社区等基层侨联,广泛建立各类“为侨服务、侨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关爱侨界、发挥侨力“双向服务”。基层侨联运用志愿服务力量,从关心侨界人士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出发,丰富内涵、扩大外延、凝聚力量,结合新阶层统战工作,将辖区新阶层资源优势融入到为侨服务工作中。专门设立“金桥服务点”,印发“金桥服务卡”,为侨界人士提供医疗、心理、家政、法律全方位的家门口便捷、优惠、贴心的服务。对于生活不便的侨界人士,还提供上门服务,热心帮助社区归侨侨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由下城区侨联常委、口腔专业主治医师担任归侨侨眷健康会所所长,发动医学界的朋友担任志愿者,面向侨界人士开展志愿服务、健康宣教、义诊讲座等,得到了侨界人士的欢迎和一致好评。有的街道组织侨胞侨眷组成“红色义工社”志愿者团队等,为社区管理治理贡献力量,从文明劝导、清洁家园到便民志愿服务、平安巡逻等身边小事做起,对辖区周边以及商业街的沿街商铺、饮食店进行消防安全巡防、垃圾分类指导,向商户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和垃圾分类的常识,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文明、平安的生活环境,发挥了侨界人士的作用,树立了侨界人士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示范带动,积极打造“公益帮扶,侨界有为”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社会公益组织公羊会创始人及负责人担任下城区侨联副主席,公羊会被誉为杭州精神文明领域的一张“金名片”。公羊会除了开展专业灾情救援以外,更是不遗余力组织带领侨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公羊会发起“24小时公益急寻”活动,为全国1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发生走丢走失事件时提供24小时内义务搜寻帮扶,并成功通过公羊会公益基金会,向社会累积公益发放价值400余万元的平安云定位器1万余台。打造的“99智寻”公羊会公益寻人网络平台,先后找回了百余名失智老人和意外走失人员。公羊会“公益大学”,是一所以提高残障、失智、独居空巢老人等失能人士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纯公益型“大学”。学校除了免费开设的陶艺、美术、手工串珠、景泰蓝、手工编织等五大系列课程外,还为失智、失能群体提供日间照料、心理咨询、康复管理、手工劳动、社会适应性能力训练等综合性服务,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困忧,侨界人士参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羊会被确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为其它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板。

三、坚持协同联动,探索实践“志愿服务,侨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武林大妈”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排头兵和金名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下城区侨联广泛动员全区侨界人士加入“武林大妈”行列,承担起邻里互助员、文明劝导员、民情收集员、安全巡防员、平安宣传员和纠纷调解员的角色,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积极的力量。区留联会副会长罗女士是侨眷,作为专业型人士加入“武林大妈”服务团队,成为团队的骨干之一。她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成立了自己的“调解工作室”,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已经帮助协调解决上百起的纠纷矛盾,积极服务于基层治理。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以来,下城区侨界人士开设的心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采取一对一电话沟通疏导的方式,先后为辖区300多名群众免费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得到广泛赞誉。

四、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依法护侨,维护侨益”的基层社会治理环境。

下城区侨联以开展“侨企服务年”为契机,联合区司法局持续创新深化“司法联侨”机制。疫情期间,组织“法护创客”律师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侨界人士和侨资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普法宣传、专题培训、合规审查、法律体检、维权保障、和谐劳资等服务活动,得到了侨界的广泛肯定。通过打造“侨法基地”,将“司法联侨”的活动方式、活动组织、“法护创客”律师团队、服务内容等以制度形式固化,保障“司法联侨”活动的常态化、经常化、长效化。通过召开“司法联侨”座谈会,邀请“法护创客”律师团队的专业律师、侨资企业以及各街道统战干部,围绕法律咨询、维权、保障等需求集思广益,集智建言。通过开展“走进侨企、走进矛盾、走进困难”活动,广泛征求侨界人士和侨企的意见建议,帮助侨资企业分析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提出预防和化解风险法律建议,给予帮助解决。通过“司法联侨”这个平台,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和精准的法律服务,成为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稿:下城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