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以“四多四化”构建民主党派参政建言工作新格局
拱墅区着眼不断提升新型参政党制度效能,立足统战资源禀赋,以“参政建言,合力兴区”为主题,以“凝心聚力建名区,合心合力兴拱墅”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同心调研”“同心协商”“同心建言”三大工程,积极为区各民主党派搭建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建言献策平台,有力促进了各民主党派更好发挥履职作用,助推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多形式持续化开展“参政建言,合力兴区”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
拱墅区连续15年以“参政建言,合力兴区”为主题,动员组织区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开展专题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每年形成的10多篇优秀调研报告汇编成册,供区有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均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关于提升武林商圈综合能级的建议”等多项调研成果被吸纳到区“两会”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
以“参政建言,合力兴区”专题调研为主要内容,作为区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建名区,合心合力兴拱墅”主题实践活动的“八大专项行动”之一,持续项目化推动调研活动落实落地。同时,将调研成果编印成图文并茂的“同心善治·策”“同心共富·策”“同心建言”系列汇编,既有针对性,又有可读性,深受党派和区级部门欢迎。
二是多层面制度化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汇聚了一批实在管用的“金点子”。
在认真落实拱墅区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基础上,推出街道党工委与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结对合作共建机制,并将这一机制向社区党委和民主党派支部(支社)拓展延伸。同步成立了“同心商议团”“民主协商圆桌会”等区级民主协商平台,在街道成立了“同心和茶馆”“红茶议事会”“康康大家说”等基层议事建言平台,形成了广泛多层参与、全过程多元化协商议事的基层民主协商模式。
依托“一团一制一会”平台机制,民主党派成员聚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二次供水、爱心车位设置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民主协商、同心议事,协助街道、社区解决了一批小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得到群众夸赞,有关做法先后被中央和省、市级各媒体平台宣传推介。
三是多部门闭环化落实办理民主党派意见建议,增强了民主党派调研成果的实效性。
通过开通“建言直通车·民情链”、下发民主党派意见建议落实催办单、召开区有关职能部门对口协商会等,推动民主党派参政建言工作形成闭合回路,促进了民主党派调研成果落地,构建了“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多党合作制度在基层实践的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提升调研课题的精准度和调研成果的实效性。
如,在“同心善治名区”专项行动中,区委统战部联合媒体,采取网络直播方式,向社会各界征集了有关基层治理的70多个重点难点问题,并从中再精选出重点调研课题,请党派团体现场认领课题、统战智库专家逐一点评和指导,推动形成了《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体系建设,助推城区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师生心理健康建设建构》等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多项成果相关内容被吸纳到区委全会报告和区十四五规划中。
四是多维度阵地化展示民主党派建言活动成果,调动了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士对民主党派调研报告质量进行评比,对优秀成果进行通报表彰,营造了互比互学、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同时,对民主党派的调研成果除了通过印发《调研报告》汇编外,还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拱墅》开设专栏大力宣传推介,有力激发了民主党派成员建言献策的热情和动力。
此外,充分发挥拱墅区党外人士活动服务中心“同心苑”的功能作用,确保各民主党派组织协商议事有平台,讨论交流调研课题有场所,调研成果展示有阵地。
(供稿:拱墅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