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全力打好“四贤”组合拳 打造新乡贤“带富”实践新样板
建德市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新乡贤工作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建德实际,打出一套“聚贤、用贤、领贤、颂贤”组合拳,不断推动新乡贤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技术回援、公益回扶,努力打造新乡贤“带富”实践经验新样板,把新乡贤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中。
一、以“聚贤”为导向,
建好“1+17+N”立体化组织平台
1.牵住“牛鼻子”,聚焦一个大会。每两年牵头召开一次“建德人”大会,邀请500余位活跃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新乡贤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共绘蓝图。2018年以来,两届“建德人”大会现场签约项目1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70亿元。
第二届建德人大会
2.激活“一池水”,设立新乡贤工作站。设立覆盖市、镇两级的新乡贤工作站,负责与在外新乡贤的联络联谊、新乡贤回归政策的宣传引导和项目服务代办等工作。自成立起,已为在外新乡贤提供政策咨询解答、材料提交审批等服务共超1000人次。
3.细耕“责任田”,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出台加强新时代新乡贤统战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文件,成立镇、村两级新乡贤联谊会共241个,实现镇村全覆盖。2021年以来开展乡史编纂、敬老扬善、家乡发展规划研讨等各类活动350余次,捐资捐物2000余万元。
新乡贤联谊会举办“敬老扬善”大会;“赓续历史文脉 新乡贤编纂乡史”活动
二、以“用贤”为抓手,
拓宽“同心共富”全链条实践路径
1.政策保障打通“输血渠道”。2018年以来相继出台新乡贤人才回归、项目回归、新乡贤乡游等配套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两年来引进新乡贤投资项目98个,投资总额达156.3亿元。如:新乡贤何国平通过新乡贤回归政策为所在村集体经济增收68万元;梅城镇新乡贤胡元明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新乡贤乡游”,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2.村企联动注入“造血细胞”。持续推动“村企结对”“村企联盟”共建共享新模式,由新乡贤企业家与属地村(或关联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组团融合发展,推动村企共富取得突破性成果。如:下涯镇春秋村为结对企业提供仓储物流基地、物流车辆停靠等服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0万元,带动农户每户增收2—4万元。
3.共富基金增强“活血功能”。指导乡镇(街道)成立新乡贤共富基金,定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目前,全市半数乡镇(街道)已筹集新乡贤共富基金总额近5000万元。如:“浙李富”公益基金用于养老帮扶的“浙李幸福方桌”项目,用于支助千亩林油茶特色产业项目,该项目涉及农户200余户,预计将产生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浙李幸福方桌”暨“新乡贤共富基金”启动仪式
三、以“领贤”为突破,
打造“基层治理”多领域高端智库
1.当好乡村振兴“指导员”。引导新乡贤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和监督,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基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目前,建德市65%左右的行政村均聘请了学历高、有威望、口碑好的新乡贤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参与所在村乡村规划、项目设计等工作。
2.当好乡村善治“管理员”。引导一批事业有成、眼界开阔、社会经验丰富的新乡贤,通过选举担任村干部。现有29名新乡贤担任村(社)书记主任、15名新乡贤任村(社)副书记、47名新乡贤任村(社)两委委员。
3.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成立“新乡贤矛调工作站”,探索具有建德特色的“贤调”矛盾化解机制。仅今年建德市新乡贤矛调工作站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56件,调解成功率98.2%。
四、以“颂贤”为主题,
抢占“示范引领”多维度宣传高地
1.深化正面宣传。着力加强与在外新乡贤的常态化联络联谊,于每周五向在外新乡贤推送“建德乡音”手机报。与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辟“同心共富·乡贤风采”专栏,宣传推送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典型事迹。不定期刊发《建德新乡贤》杂志,整合新乡贤资源,弘扬新乡贤文化。
2.提升阵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乡镇(街道)、村(社)统战之家、新乡贤馆、新乡贤文化长廊等阵地,展示新乡贤典型事迹,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建德市16个乡镇(街道)共建有统战之家32个,新乡贤馆91个。
3.强化示范引领。大力开展“最美新乡贤”评选活动,广泛挖掘、宣传、推广一批以文化人、实干兴乡、反哺乡村的新乡贤典型人物,营造全社会尊贤、崇贤、向贤、学贤的浓厚氛围。
“最美新乡贤”评选
(供稿:建德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