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海外

临安区构建“1135”工作体系实施“侨亮乡村”计划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18 20:02:15
来源:admin

杭州临安区委统战部(区侨办、区侨联)围绕中心大局,精准实施“侨亮乡村”计划,精心构建“1135”工作体系,以小切口谋划侨界助力共同富裕大文章,不断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积极探索侨界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一、“一个倡议”唤起乡情

发出《关于动员侨界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决议》,号召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积极响应“两进两回”,发挥具有国际视野、人脉、网络、资本的优势,争做乡村振兴的宣传员、产业振兴的实干家、乡村文明的传承人,《决议》下发后,得到侨界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侨界助力乡村振兴回归资金累计投入超2亿元,产生了“侨亮乡村”指导员3名、示范点10个、乡创客工作室8个。同时,推出系列“侨亮乡村”优选农产品大礼包,打造网红畅销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一个基金”提供保障

在侨资企业负责人的发起下,注册成立侨界公益基金会,首期筹集捐赠资金360万元,申请取得《临安侨界公益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现已投入40万元捐助农村应急救援、农村教育、扶贫济困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完善“1+5+N”的侨界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温暖、送医疗、送法律、送政策、送文化”等活动,已经举办30多场。慰问侨界空巢、困难侨眷已累计50多人次,并着力帮助解决子女就学、结对侨界空巢老人、协助解决购房纠纷等,以实际行动帮助侨界群众解决问题难题。

三、“三大行动”明确路径

制定出台《临安区“侨亮乡村”计划实施意见》,开展助力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明实践“三大行动”,引导侨界为乡村振兴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设立专项直补资金,为侨界投资、创业提供政策、培训、宣传支持,截至目前,临安侨胞侨眷回乡创业资金累计投入超2亿元。计划实施以来,在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百姓增收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事例,如:侨界人士创立“相见”民宿集群,联结农业经营户,提供农产品种植管理、民宿服务、特色手工制作多种就业岗位;品牌化管理“共富茶园”,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超50万元;发起组建“梦想+”创业者联盟,注册“畲和”品牌,整合民族村优质农产品,助农销售3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30余人,助力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四、“五项结对”找准载体

开展侨企、侨团、侨银、基金、专家五项结对,促成12家侨企与10个村结对,与兄弟区县共建结对、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依托留联会平台,在基层建立3个助力共富基地。联手金融行业支持项目实施,向区留联会提供1亿元授信额度支持“侨亮乡村”相关项目落地。归侨侨眷筹资5000万元成立“海创共富基金”投资相关产业,形成侨助共富的联盟力量。成立在杭12所高校42名专家组成的海外高层次回国人才为国服务志愿团临安工作站,促成8名教授与8个村结对,创建“泉心汇党建联盟”“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授工作坊”等,为结对村提供智力、信息、技术等多层面、多维度支撑。

(供稿:临安区委统战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