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突出“三个引导”积极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实践
杭州建德市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宗教工作关键在“导”的重要精神,突出“三个引导”积极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实践。
一是引导宗教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政治认同
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巩固和发展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宗教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宗教界开展各类主题学习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各个宗教团体开展党史宣讲和重大会议精神解读,累计培训人数已达1000余人次,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组织宗教界人士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走访学习活动,赓续“红色根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引导宗教界在重要节庆、重大活动期间举行升国旗仪式,不断强化宗教界人士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二是引导宗教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融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涵养各宗教,探索宗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契合点,加强各宗教的“文化认同”来引领宗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围绕宗教场所“五进”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宗教活动场所,实现场所100%全覆盖。同时,积极发挥名山名寺名人引领作用,积极培育省级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将宗教文化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共编撰和收集文章100余篇,作为宗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相适应的研究。发挥讲经解经交流平台示范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扎实推进解经中国化、讲经中国化。积极挖掘教义教规中“爱国”“博爱”“和睦”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的内容,以“制度优越、百姓安稳”为题讲述中国故事,彰显制度优势,引起广大信众的共鸣,累计宣讲信众人数达3000余人。通过解经讲道,深刻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要义,引导信众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一个好信徒,也是一个好公民”的信仰付诸实践。
三是引导宗教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增强社会适应
以发挥法制教育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中的积极作用为基石,提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法规进宗教团体、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信教群众中的“三进”普法宣传活动,已成功创建“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及“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共5处。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引导宗教界主动作为,引导要准确理解把握共同富裕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等慈善事业。建德市宗教界人士积极投入抗击疫情的援助工作,已累计捐款捐物近20万元,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推动宗教团体职能发挥,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将爱国爱教、有学识的中青年教职人员及时选配到领导班子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供稿:建德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