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借力“大下姜” 画出共富同心圆
淳安县广泛动员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归侨、新乡贤等统战力量,整合下姜村及周边乡村资源,聚焦平台建设、产业带动、民生保障,以“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为载体,画出共富同心圆。
建平台强基础
▲新乡贤议事厅
淳安县以“先富帮后富,带动周边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要求,按照“跳出下姜、发展下姜”的思路,成立了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一是出台五年共富计划。围绕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出台大下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内容包括“美丽升级、机制创新、民生改善、富民增收、品质提效、融合带动、党建引领”七大工程及目标任务、政策支持、重点项目“三张清单”。二是实施“先富带后富”计划。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乡贤等群体的作用,建立先富群体自愿帮扶困难户数据库,围绕组团、平台等“六帮”和产业助增、就业助增等“六助”举措,落实“先富帮后富”项目,引导大下姜区域内616名先富人群与932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共富指数。三是夯实统战阵地。在原有的“5+1”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商会之家和新乡贤馆建设,结合数字化改革创新建设大下姜“两山银行”资源展示馆,为统战对象了解家乡、投资兴业提供咨询、互动、议事的平台。四是深化与高层次人才合作。积极搭建平台促成20位高层次人才结对23家企业,力促培训、旅游、农林、文创四大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以来,柔性引进浙江省特级专家黄坚钦、上海交大博士后朱文奇,分别与群聚家庭农场、富城农特产品有限公司等新乡贤企业签约合作,申报创建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创新站。省级科技特派员喻卫武领衔的香榧基地项目获批全省“尖兵”“领雁”攻关研发项目,预计三年内香榧的亩均产量将从200斤提升到800斤。
扩产业创增收
▲探讨共富路径
在共同富裕建设中,产业振兴最重要。积极探索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培育龙头企业等带动型组织,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做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效益。一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带。梳理回归新乡贤信息,通过淳杨线公路段串联起万蜂堂、抹茶庄园、丰家源酒厂等产业创新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带,加强互联互动,并给予基础建设、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帮助示范带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村庄、百姓增收致富。二是发挥枫商力量。充分调动商会成员的积极性,鼓励枫商返乡、回村创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在消薄增收、环境提升、民生实事等多项工作中展现“枫商”风采。三是搭建多样平台。创新开展“同心行”活动,举办“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专场活动,邀请新乡贤代表、商会会员做带富、帮富经验分享,为共同富裕建言献策。枫树岭镇商会会员陈平华一心做好“甜蜜”事业,回村创业,开发网红蜂蜜果酒、布局一村一基地,不仅能让村集体增收,更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小小蜜蜂发挥大大力量,将“蜜矿”变“金矿”。新乡贤郭鲨的下姜霖耘林下经济综合体以种植灵芝、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等名贵中药材为主,目前已建立300余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下一步,将通过“公司+农户”的保底收购机制,推广高端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进一步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新乡贤施妙方慷慨捐赠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下姜村乐享中心,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行公益护民生
在推进共富的道路上,淳安县整合统战资源,积极引导统战力量回馈社会,在改善民生、重点项目推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改善交通条件。省重点项目枫常公路改建工程,历时两年按期通车,打通淳安南部地区交通瓶颈,实现“大下姜”接轨高速“半小时达”,带动淳安西南片区10万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二是保障用水安全。在面对自来水厂供应不足的问题,新乡贤积极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为新建大下姜共享水厂贡献力量,除覆盖大下姜区域外,还涉及安阳乡、里商乡2个乡镇,保障了3.52万人饮用水安全。三是关注乡村教育。发挥商会和新乡贤的优势,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进校园、童享蓝天结对帮扶等活动,落地建成儿童项目3个,呵护关心大下姜留守及低收入农户儿童成长,利用万蜂堂、抹茶庄园等新乡贤企业资源优势,为下姜学生提供研学教育场地。四是关爱老年群体。老年群体属于弱势群体,淳安县通过联系商会、新乡贤,引导新乡贤积极捐款捐物帮助留守及孤寡老人。同时成立同心服务队,开展志愿助农等服务,用实际行动把温暖和关心送到老人心里,营造了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淳安商会开展童享蓝天及结对帮扶活动
(供稿:淳安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