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深化“亲清”服务,创新助企模式
为切实统筹打好助企纾困、稳进提质、塑造变革组合拳,今年以来,余杭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工商联牵头26个区职能部门,创新组建“亲清三服务”机制,精准施策发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已举办商务、税务、科技、人才资源、交通等领域10余场“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商会专场“亲清九日谈”4场,问题办结率90%以上。
“亲清”走访,汇集千家民企典型问题
01 开展地毯式调研,摸底排查发现隐患
为更好地了解服务辖区内民营企业需求,余杭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工商联采取“调研培训班+走访摸底排查”的方式,对区内1024家民营企业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初步排查重点企业65家,发现诸如企业厂区产权不明确、消防检查标准不统一、企业内部清廉机制缺乏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典型问题130余个,针对“问题”企业,邀请专业部门进一步开展专项培训,为企业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风险隐患”。
02 创新走访企业模式,针对性地搜集问题
面对疫情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余杭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结合企业各季度不同的发展情况,分片区开展工作走访,先后组织“走企业 问经营 鼓干劲”“助企纾困 稳进提质”“助企创新 奔跑争先”等走访调研活动20余场,走访企业306家,收集涉及发展经营问题172个。
03 召开政企恳谈会,政企联合分析研判
围绕“发挥桥梁纽带、惠企政策支持、搭建创新平台”等新举措,与党校、区直部门联合开展“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专题研讨会,同企业家们深入交流人才招引、员工培训、企业现金流等问题,充分征求意见建议。截至目前,组织召开政企恳谈会8场,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00余个,全部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办理,并将结果向企业逐一反馈,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和水平。
“亲清”直达,开展专项助企精准行动
01 专项计划,提升企业发展保障
为了给民营企业发展和青年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制定推出“青蓝接力·向未来”英才培养计划和新生代企业家“麒麟计划”。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班,请专家教授为全区百名优秀企业家作现场辅导报告,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强化政治引领,有效提升余杭区新生代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02 创新架构,纾困服务精准直达
针对蓬勃兴起的楼宇经济,创新成立商会经济体分会,探索“社区化”管理楼宇企业服务模式,力求精准、全面、有效地为企业服务纾困。通过“本地商会+经济体”的模式,将服务精准直达至经济体内近7000家企业、3万名企业员工,有效促进整体助企纾困服务提档升级。
03 金融助企服务,增进银企合作互信
为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余杭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走进13家镇街(平台)商会,组织139名民营企业家召开“银企恳谈会”,通过现场恳谈、相互交流、政策宣讲、产品推广等多样化形式,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扶持。今年以来,共牵头11家银行分批走访135家重点企业,收集新增52家金融需求企业信息,发放贷款39亿元,进一步畅通银企沟通渠道,增进银企互信合作,护航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亲清”纾困,破解多部门涉企服务壁垒
01 “商法联动”,共筑助企商事调解机制
余杭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联合区法院,在“微法庭”平台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共享法庭”,以维护企业权益、法治建设、法律服务为共享内容,提升企业法律风险意识,最大程度预防涉企矛盾纠纷,为企业保驾护航,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精准打造181创客社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共享法庭”服务站点,累计指导调解374件,化解纠纷232件,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协助执行126件,法律咨询125人次,成功调解标的3000余万元。
02 “亲清三员”,破解26个部门服务壁垒
联合26个区直单位80余名助企干部,分类分批创新组建“亲清服务员”“亲清护航员”“亲清监督员”助企服务新队伍。通过建立工作机制、“点对点”服务专线,“面对面”服务指导,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护航企业合规稳健发展,已开展“亲清三员”座谈会3场,服务企业300余家。
03 “亲清九日”,打造面对面助企解难平台
余杭区委统战部携手区工商联和其他区级有关部门打造“亲清九日谈”政企恳谈会,即每月固定日组织企业、部门召开“面对面”恳谈会。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沉疴疑难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针对共性问题,协调部门完善相关政策,避免同一问题反复出现,实现长效助企。目前已开展“亲清九日谈”4场,累计帮助30余家企业解决40余个疑难问题,进一步形成了政企良性互动助企解难的新局面。
(供稿:余杭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