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做好“三篇文章” 着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西湖区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聚焦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作用发挥效能,着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质效整体跃升,为奋力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构筑统战工作“大格局”
一是坚持高位谋划
西湖区高度重视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大党建体系,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区大党建会议等部署相关工作,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
建立常态化联系指导机制,在全区38个“两新组织”建立企业党委统战部,安排区四套班子成员带头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化百名党政领导联系百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制度,截至目前,累计走访1300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60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230余个。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宣统联席会议制度等专题研究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确保精准化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三是建强队伍阵地
制定推出“1155”培养计划,大力培养100名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100名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50名自由职业人员、50名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探索变革型统战组织运作模式,建立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联盟等“一会四联盟”,实现全区镇街、重点平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联谊组织和统战工作双覆盖。
强化政治引领,画大凝聚共识“同心圆”
一是注重理论武装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依托“西湖开讲”“学思荟”“黄龙学社”“泉聚8分钟”等平台载体,累计组织培训100余场次,开展“同心向党·共庆百年”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推荐安排6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由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持续巩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党同心、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
二是注重典型示范
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各级各类组织评优表彰范围,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社会影响力和组织认同感。积极推荐选树优秀典型,11人获评“浙江好人‘疫’线面孔”“杭州市劳模”“最美西湖人”等荣誉,30人被评为区级“最具影响力统战人物”“最美同心人物”,激励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是注重数字赋能
按照“小切口”带动“大场景”的工作思路,创新打造高效集成、多跨协同的“数智同心荟”应用并在全市推广贯通,集成了找组织、找平台、找活动、找价值、找朋友、找导师六大功能,推动统战资源跨地域、跨平台、跨组织、跨领域优化整合,一站式服务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关做法被融媒体平台宣传。
强化作用发挥,提高服务大局“贡献率”
一是拓宽参政议政渠道
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举荐安排,推荐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织120余人参加党代会报告意见征求会、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征求会、党风廉政建设、法检两院工作通报会等,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持续提升政治参与度。
二是搭建建言献策平台
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智库作用,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围绕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除险保安、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年均提交提案议案30余篇。建立新联组织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发挥好“心慧西溪”舆情工作室、网络文明联盟等载体作用,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
三是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荐20余人担任“特约检察员”“特约调解员”;发挥“西湖青年志愿者”“西湖区法律援助”等队伍作用;结对帮扶四川青川、湖北宣恩、黔东南等地区,累计助困帮扶800余人次,捐赠财物近1亿元;参与四川泸定地震、武汉疫情等公益救援400余人次、救助群众2500余人次。
(供稿:西湖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