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663” 画好同心圆

余杭区深化“三举措”,提升为侨服务工作质效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3-21 15:27:02
来源:admin

余杭区紧紧围绕杭州市统一战线“抓好‘663’、画好同心圆”工作目标要求,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着力点,以“优机制、搭平台、强服务”为抓手,推动为侨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工作机制,规范基层建设

建立高位统筹模式

1.jpg

加强统筹协调,将侨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统筹起来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侨务工作,推动属地镇(街)从阵地建设、侨企服务、吸纳侨界人才等方面提升工作效能。

形成基层联动机制

以镇(街)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为基点,指导镇街根据行政区域分布划分片区,设立片区联络站,构成由区委统战部统筹、镇级主导、片区联动的工作服务网。片区实行轮值单位负责制,做到“片与片、村(社区)与村(社区)、片与村(社区)”之间融合互动,形成“连片连村、跨片跨村”的“总-分-总”基层侨务工作联动机制。

明确侨务工作标准

确立“六个强”建设标准,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六个强”即明确一个党组织领导,实现组织覆盖强;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思想引领强;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活动品牌强;搭建一个线上参与平台,实现作用发挥强;设立一套激励举措,实现工作机制强;落实一批专项经费,实现运行保障强。

搭建有平台,深化交流沟通

抓阵地建设深度

聚焦枢纽型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带侨建”为抓手,以“侨之家”创建为载体,推动辖区内涉侨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影响力的侨务活动阵地。目前,全区有省、市“星级侨胞之家”共8家。

抓基层辐射广度

2.jpg

以点带面,将联系服务广大侨界群众的“侨之家”作为主阵地,带动片区侨务工作联络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侨胞工作室等活动场所,形成高密度、广覆盖、有内容、能参与的侨务工作“分布网”,铺设开15分钟“活动圈”,使侨胞侨眷更好地融入地方发展。

抓地域品牌厚度

以“新侨创新创业城市之窗建设”为引领,依托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创新打造“侨创苑”引资引智平台,发布“三海一梨享”工作品牌,深耕余杭特色,做强地域优势。目前,已遴选出首批余杭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6家和新侨领军人物6人。

强化服务力度,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侨益,做好“最暖贴心人”

每年度开展1次侨情调查,以镇(街)为单位摸清底数,做好人员登记及基本情况统计,及时更新侨情信息库,动态管理侨情数据,为精准服务侨胞侨眷做好基础性工作。及时掌握侨企与侨界群众的所需所盼,主动回应其诉求,为侨界办实事。同时,通过走访面对面、点对点服务,目前,累计走访侨胞侨眷1000余人次,发放慰问品4000余人次,及时调解问题难题,助力侨界群众解决现实问题。

凝聚侨心,寻求“最大公约数”

始终将铸牢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魂”“梦”作为侨务工作主线,持续加强与侨资企业、侨界爱心人士联系,借力侨智资源,创新提出“同心引领聚共识、同向发力强机制、同享共助保服务”和“联络走访暖侨心、联谊互动促侨建、联谋共治汇侨智、联动公益显侨力”的“三同四联”工作法,实现“侨为我用、我为侨用”双向服务。

发挥侨力,绘就“最美同心圆”

3.jpg

建立“侨胞侨眷志愿者联盟”,发动侨界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联合党员志愿者队伍,围绕互助帮扶、便民服务、社会公益、城镇建设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扩大“同心共富 侨来建功”品牌影响,带动侨助共富实践。

(供稿:余杭区委统战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