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

杭州桐庐:实施“四项工程”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再上新台阶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05 10:08:26
来源:admin

近年来,杭州桐庐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新推动实施产业富民强乡、全域创建提升、民族文化塑形、民生共建共享“四项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法路径,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推动桐庐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施产业富民强乡工程,打造“共富民族乡村”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的决定》,充分依托民族乡村特色,以产业为媒介,全面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5.png

一是培育提升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打好民族、文化、旅游三张牌,引导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加快创意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升,鼓励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强设计、创品牌、拓市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做深做透农文旅结合文章,发展现代民宿、农业休闲、乡村旅游等富民经济,打造一批精品果园、生态茶园、畲药基地,打造若干“三产深度融合”示范园。加大“畲味莪山”乡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农特产品商品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优化集聚平台。启动畲乡文创中心建设,着力打造集畲族文化展示、全域旅游接待、文创产业孵化为一体的乡创空间。优化民宿集群,坚持以精品民宿为引领,以特色民宿为支撑,以村落景区为配套,打造品牌化民宿区,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导入名人资源优势,借助文化品牌效应,着力打造以中药养生、名人讲堂、游学培训等为主的民族特色村落。充分运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做活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源,打造以文创、农创为主的创新创业平台。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推动项目落地带动经济发展,全面梳理盘活乡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闲置农房、老旧厂房等“沉睡”资源,包装策划一批储备项目。坚持全面招商和精准招商相结合,加大畲乡特色资源的对外推介力度,借助以商引商、新乡贤招商等途径,深挖招商资源和招商线索。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有意向项目,主动对接,争取招引落地一批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质项目。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建立跟踪服务项目机制,争取要素保障,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实施全域创建提升工程,打造“美丽民族乡村”

坚持不断优化民族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是积极促进环境美。持续提升民族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生态治理工作,探索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措施,着力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区,努力将干净整齐塑造成为民族乡村的底色。

二是积极促进风景美。坚持规范有序推进民族乡村建设,深化打造“一村一品”,统筹推进风情街区、美丽公路、风景田园、美丽庭院等建设,努力实现全域有景区的目标。完善风情风貌创建规划、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统一规范旅游标识标牌,招引专业化的策划运营公司,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通过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活动,力争创建风景优美、环境良好、产业兴旺、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民族乡村发展模式。

三是积极促进乡风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最美畲乡人”“美德家庭”评选等活动,引导大家从垃圾分类、邻里守望、爱老助残等身边事做起,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充分发动党员、青年、代表人士力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为打造乡风良好的环境贡献力量。

实施民族文化塑形工程,打造“团结民族乡村”

围绕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

6.png

一是推进文化生活化。深挖文化底蕴,留存乡风民俗,保护特有的民间文艺、手工技艺和乡土资源,创新展示平台,营造传承环境,让畲语、畲歌、畲技艺、畲传统等文化民俗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推进文化有形化。加大民族文化标识推广使用力度,加强特色古建筑的保护,将畲族元素运用到房屋建筑中,形成别具一格的畲派民居,打造风情浓郁的畲族村落,建设一条风情街区,筹建一个文创中心。提炼丰富“五个一”文化工程的内涵,即:一套畲族迎宾礼、一台畲族文化大戏、一桌畲族养生宴、一系列畲族旅游产品、一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打造畲族文化活态展示样板。

三是推进文化品牌化。对接社会资本,引进创意设计,加大畲族服饰、畲医畲药、畲乡特产等的开发推广,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打响红曲酒、黄金棕等特有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化运作系列民族节庆和文化推广活动,努力打造畲族文化体验目的地,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施民生共建共享工程,打造“幸福民族乡村”

筑牢保障底线,办好关键小事,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期盼、发展急需的项目,为推动民族乡村快速发展,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奠定基础。

一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发挥“庭院议事”、村级商会、养老互助会和乡村顾问团等基层自治模式的作用,深化美丽庭院“五示范”等活动,引导群众强化主体意识,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浓厚氛围。

二是提升社会民生服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整合串联非遗街、悦空间、畲医畲药馆等现有资源,最大程度融合民生服务场景,建设“石榴红·幸福畲”民生综合街区建设项目,打造幸福童趣屋、幸福广场、幸福一条街、家门口的“少年宫”等,进一步提升畲汉同胞体验感,推动民族团结、共同富裕。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体系,真正构建15分钟办事圈,最大限度地实现办事不出乡。主动对接优质资源,不断提高畲乡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水平,努力让畲乡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参与农村保洁、居家养老、设施维护等公共事业,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供稿:桐庐县委统战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