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立足“三重”发挥“三力” 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杭州上城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组织起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在组织建设上重“引导”、在阵地打造上重“需求”、在作用发挥上重“代表”,加强新联会团体建设与同心荟阵地建设融合,发挥“组织力”“吸引力”“影响力”,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重引领、把方向,筑牢基层“组织力”
强化引导,夯实思想聚共识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强化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坚定与党同心同向同行。通过走读、讲座等多形式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学习教育集聚的正能量转化为投身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今年以来,全区两级新联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30余次。
提质扩面,推动覆盖更有形
根据上城区发展实际,打造楼宇统战工作网络,让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一楼一长”的特色楼宇长机制,推动基层新联会覆盖有形有效,借力“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链式效应,引导各新联会班子成员积极发挥行业领域内、楼宇企业中“领头羊”作用,优化新阶层人士凝聚、组织、发动、活动的工作机制,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我发展和共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双线融合,数字赋能有质效
充分运用“数智同心荟”平台功能,将同心荟线下活动搬上线,实现同心荟信息查询快捷化、资源获取高效化、动态掌握实时化、活动开展个性化等功能服务,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平台用户黏性,提升数字化工作质效,通过精准实施、精准导航、精准服务,切实提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参与度、活跃度、支持度,为推进同心荟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动力、新元素,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同心荟。
重需求、抓服务,提升阵地“吸引力”
增强“新”赋能,激发“新”活力
在商务楼里设立同心荟特色分阵地,形成一核多点的同心荟阵地集群。创设同心课堂、新联会客厅等载体,开设瑜伽、书画、舞蹈等各类特色课程,面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及企业免费开放,激发阵地活力,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聚新高地。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8000余人次参与。
凝聚“新”合力,荟聚“新”人才
同心荟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联动街道组织人才、群团等条线,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微光成长联盟”,开展“微光计划”,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设“职业指导”“生涯规划”等服务,助力新阶层人才发展,扩大同心荟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成长助力,已成功培养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E类以上1000余人。
(新阶层人士职业规划培训)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在直播与互联网为核心的楼宇内设置同心荟分阵地,凝聚和服务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在其参与职业认证、就业、提升的全过程中,采取“双线融合、跟进服务、资源共享”的方式提供服务、开展活动,引领网络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绿色直播间”打造,营造网络文明环境。
重代表、强责任,发挥队伍“影响力”
深化代表人士联络走访
全面推进代表人士走访联系工作,建立与代表人士日常联系、谈心谈话等机制,详细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现状,帮助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积极引荐推优,选树优秀人物,宣传典型范例,扩大统战工作影响力、引领力。在走访过程中,注重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现状,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自身所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献计出力。
(新联帮帮团成立)
激发责任意识参与服务
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基层治理等。统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和资源,积极参与到辖区民生服务中。如:开展“新联帮帮团·助残护残”行动,为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咨询、开展同心服务、参与矛盾调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发展
鼓励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中,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参与和支持辖区发展的“举旗手”,为经济社会发展加油添力。
(供稿:上城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