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

“苑里石榴红 同心启征程”——上城区“之江同心•石榴红” 蓝小燕非遗工作室成立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01 12:22:29
来源:杭州统一战线

20.jpg

穿越千年时空,品味非遗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对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杭州市民宗局联合上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举办以“苑里石榴红 同心启征程”为主题的“之江同心·石榴红”蓝小燕非遗工作室启动仪式。该工作室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非遗传承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桥梁,实现传承非遗文化之“魂”与铸牢民族团结之“根”有机结合,促进非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融合。

此次活动由市民宗局、市民促会、上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上城区民促会主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建强,上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杨盛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邱发贵等参加活动。市民宗局、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市民促会、上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上城区民促会负责人以及非遗文化代表人士约50人参加活动。

有阵地可览、有故事可讲、有文化可赏。“之江同心·石榴红”蓝小燕非遗工作室位于上城区凯旋街道景苑社区,由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联创共建,在原“石榴红”阵地的基础上,增加了“苑”内锦簇和“苑”里同心等功能区块,展示民间非遗手工艺品和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等,进一步整合了资源、完善了服务功能,着力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21.jpg

“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要做到既坚守创新,又带着满腔激情做有情怀的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在主题分享环节,工作室负责人蓝小燕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经验以及工作室未来的规划。缘起纪念馆、非遗进社区、助学“孤星计划”……“之江同心·石榴红”蓝小燕非遗工作室将聚焦非遗文化研究与技艺普及,同时还将持续推动各民族团结共进共富。

22.jpg

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如何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真正“活”起来?活动现场,6位非遗文化代表人士被聘任为“蓝小燕工作室特聘讲师”,他们将通过开设非遗讲堂,增强辖区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从而助力工作室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来自中国计量大学与浙江财经大学的民族班志愿者共同组建成立2支“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现场为志愿服务队授旗,鼓励他们为推动各民族和谐共融、守望相助增添“志愿力量”。

当天还陆续开展了民族歌舞表演、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和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通过展示和体验非遗拓印以及蛋雕等特色传统手工技艺,吸引了众多人驻足参与,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城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接下来,上城区委统战部将坚持聚焦主线,充分发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阵地优势,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文化引领、志愿服务,多举措、多层次、多维度扎实推进民族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供稿:市民宗局、上城区委统战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