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德:打好“三位一体”组合拳 提升统战阵地“软实力”
近年来,杭州建德市委统战部把统战阵地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的“聚力场”,不断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完善功能,打好“三位一体”组合拳,为统战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内涵。
系统培育,阵地建设更加有形有效
构建联动共建新格局。建德市积极探索实践,把统战阵地规范化管理作为书记抓统战“一难一重”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由建德市委统战部牵头抓总,各统战团体协同推动,以“ 提升一批、激活一批、串联一批”为目标,让统战阵地“活起来”,服务发展“动起来”。如,梅城统战之家整合各领域统战资源,设有会议室、展陈区、同心咖啡吧、同心书吧等多个功能区,已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统一战线助力乡村发展等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达600余人次,推动统战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打造品牌阵地新矩阵。积极打造“17同心”统战品牌,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文化浸润为抓手,结合各领域统战工作实际,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各类阵地,以点为基、串点扩面,逐渐形成领域有亮点、点位有特色的“统战+”阵地矩阵。如,千鹤妇女纪念馆将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融入阵地,通过史料展示、实物展陈等方式,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架起与新疆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两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探索网络阵地新模式。拓展线上阵地,丰富内容和功能,打造线上阵地强磁场。搭建线上“17公益助农商城”平台,助力农户销售农产品,近两年助力1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20余万元,农户人均增收6万元。如,融创·同心荟以数字应用场景的形式,适时更新统战要闻、会务动态、会员履职等内容,生动展现统战实践成果。一年来,发布活动145场,吸引人数达3000余人次。
创新载体,阵地管理更加规范长效
推动阵地管理规范化。按照“有党建引领、有实体空间、有统战功能、有活动品牌、有骨干力量、有制度规范”的“六有”标准,建立统战阵地学习交流、协商议事、社会服务等制度。建立民进会员之家“我家我管”会员参与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我为会员之家服务1天”和“每支部在会员之家开展一次开放式活动”等,形成了统战阵地共管共用的良好氛围。
推动阵地管理社会化。积极探索阵地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引入第三方运维,形成阵地灵活应用、一地共享的良好局面。寿昌统战之家邀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负责阵地日常管理,同时免费为他们提供经营咖啡、烘焙等业态的场所,有效激发了统战成员参与阵地运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阵地的利用率和日常活跃度。
精准赋能,阵地作用更加彰显突出
打造团结统战成员的同心家园。按照“ 学习之家、联谊之家、服务之家” 的功能定位,根据阵地的不同类别,组织开展多党合作故事分享会、民族团结共富宣讲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化联络联谊。一年来,在各统战阵地开展活动40余场,参加人员2300余人次。同时,强化阵地服务功能,为统战成员建言献策、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搭建平台,如在建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社会阵地开展“ 一周一主题” 公益课程,围绕技能成长、科学保健、法律宣传、儿童乐学等主题开展社会服务,目前已举办80余场。
共筑服务广大群众的温馨家园。在不断丰富阵地功能的过程中,积极延伸统战工作触角,在阵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既有统战特色又兼具普适性的活动,并将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向广大群众延伸,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德市新联会设立了5家“17‘新’ 联心” 清凉驿站,摆放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用品,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可以免费自取,为广大户外工作者送上一份夏日的清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家园。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统战成员参与助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目前已建有统一战线“同心共富” 实践平台26个。打造统一战线特色村,持续擦亮“结伴共富·三名结对”统战工作品牌,整合统一战线力量下沉到乡村,在产业发展、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建德市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统战资源,持续探索开放式、社会化的阵地运行管理机制,切实发挥好凝心聚力的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供稿:建德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