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刘德焜部长
上月29日,德焜同志持续病危,部里同志到医院看望老人家。此刻,德焜同志虽然非常虚弱,但还看不出即将不治的迹象。他的夫人守在病榻旁,默默地配合医生的抢救。原以为德焜同志跟前几次一样,经抢救病况尚能缓解,即便在弥留之际,还有最后的看望机会。可是,由于这一次的疏忽,却造成了终生的遗憾。部内外的同志知悉后无不痛心疾首。
1月4日,刘部长的夫人朱薇同志给部领导送来一份感谢信。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强忍悲痛,诉说了迟到的噩耗——德焜同志其实早在元旦当晚八点多钟,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原来,老部长为自己的身后事早有遗嘱:死后不要通知部里,不要给组织上再添麻烦了,所以他的家人遵嘱守诺,不事声张,在家庭成员中悄然办妥了所有的丧事。没有让亲朋、邻里知晓,没有要一个花圈和一幅挽联。最后,他的夫人才来到部里,替德焜同志完成最后一项遗愿:感谢党组织对一个老共产党员晚年特别是病重期间的关心和爱护。
德焜同志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前辈,在1954年4月就担任宁波市委书记,1983年8月任省委统战部部长,后转任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12月经省委批准,光荣离休。
在统战部任职期间,德焜同志民主作风好,有事都跟大家商量,重大问题从不一个人说了算。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生活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总是想方设法减轻单位的负担。有一次天下着雨,他还披上雨披,骑着自行车去调研。某单位不相信他是领导,把他拦在门外,无奈之下,他才骑车回来,叫部里派车再去。有天晚上他胃出血,也是由家人送进医院,没有告诉部里,后来部里有事找他,才知道他病倒住院了。还有一次,部里组织老干部外出活动,德焜同志因身体不适,夫人也陪伴前往。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住宿、乘车、多一人吃饭都没有增加什么费用,但是,他非要将夫人的三项费用悉数补交。
相反,对部里的同志,他却关爱有加。如部里有些同志,家里比较困难,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加以关照,有时还用自己的钱买衣服、文具等物品馈赠。部里的同志生病、党外同志住院,他只要知道,必定前往看望。
从宁波来到杭州,德焜同志居住在昌化新村的一套老屋子里。2002年被拆迁后,迄未落成,他与夫人居无定所,相继寄住在两个女儿家,挤在并不宽裕的屋子里,直到去世前也没能回迁,他的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寸砖片瓦,对此,他从不计较。一些老同志看不过去为之呼吁,他总是说:“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党的恩情,怎么可以向组织提出要求呢!”
离休之后,德焜同志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可他到医院看病,通常只叫出租车,从不让单位派车。他非常珍惜公费医疗费用,每张医疗单总要亲自过目,节省不必要的药品和检查。
德焜同志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低标准,有时甚至是清苦、贫乏的,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是高尚的、富足的、充实的。他常说“知足常乐”,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引导着干部职工。正因为他人品正,心态好,心胸宽阔,上苍让他活到九十多岁。同样,他的夫人现在虽然年逾八旬,但看上去也不过六十来岁。这真如古人所说的“仁者高寿”啊。
不知刘部长在天之灵是否知道,尽管他在世时生活简朴,丧事也简化得近乎寒酸,但他富足的精神生活和崇高的道德境界,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遗产,德焜同志去世后,社会上热评如潮,他的事迹、他的为人为无数同事、朋友所景仰,所传颂。口碑是最好的丰碑,刘德焜同志虽逝犹存!
德焜同志走完了九十多年的风雨人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谱写了一个老共产党员朴实而灿烂的无悔人生。他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品行,生动地回答了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刘德焜同志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刘德焜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