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立足优势 服务大局 萧山区统一战线“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见成效
自活动开展以来,萧山区各民主党派、区工商联和各统战团体围绕全区“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今年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保持和挖掘各自的独特优势,在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途径,呈现出各自的亮点和业绩,创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项目,为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作出了积极贡献。
萧山区“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见成效之一
—— 建言献策,为萧山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条条建议饱含沉甸甸的民意,一个个计策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建言献策是统一战线成员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两创一争”活动的主要内容。今年以来,萧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统战团体围绕“两创一争”活动要求,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立足本职参政议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为使建言献策更有针对性,更具含金量,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课题招投标”为载体,以“共建文明幸福新萧山”为主题,围绕转型升级、新城建设、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环境优化、创新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推出了5个重点课题,面向全区统一战线成员进行招投标。
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统战团体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早早开展调研,收集素材。各个调研课题上报后,萧山区委统战部还专题召开招标评审会,邀请区委政研室等有关部门领导做评委,通过方案展示、前期论证、现场答辩、评委打分等四个环节,对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等14个调研组的投标方案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了民进区委会等5个调研组为中标单位,并为课题配以专门的经费支持。
目前,各课题成果已经初步形成,区委统战部将于10月召开调研成果展示会进行评审,并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
除了参与招投标的课题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统战团体还根据自身特色,组织精兵强将,自主开展课题调研。近期,民建萧山区总支就“萧山纺织(化纤)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专题研讨。纺织(化纤)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三分之一以上,目前,萧山化纤纺织业遭遇着发展的“阵痛”,高能耗、低利润,让部分化纤纺织企业在生存的边缘挣扎。民建区总支此次专题调研的成果将有助于企业破解难题,使我区的纺织(化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课题招投标的新模式,已在萧山区统一战线成员中进一步形成建言献策合力。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提交提案、议案250余件,开展并初步形成的调研课题23个,反映社情民意300余条。农工党区基层委在今年区“两会”前夕,就多次召集农工党界别组的政协委员和调研工作组成员举行参政议政工作专题会议,对集体提案从选题到内容文字进行认真把关,力求出“精品”。“两会”期间,农工党员共提交提案、议案34件,内容涉及健康工程、文化产业、幼教工作、安全生产、社会维稳、城市管理、新农村建设等。
萧山区“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见成效之二
—— 对口联系,知情知政、参政议政搭建“新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知情知政、参政议政,今年以来,萧山区调整和完善了区委主要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对口联系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对口联系的职责,强调了对口联系的形式和要求。
建立对口联系制度,不但为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之间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民主党派知情参政和民主监督途径,更有利于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质量。目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都与对口联系单位进行了深层次的对接和交流,对口联系已成为各民主党派的日常工作,必将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也纷纷通过座谈会、现场走访等不同形式,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建设、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政府办事效能等社会焦点,增强了各自对口联系工作的针对性。如民革萧山支部多次到对口联系单位进行走访,双方着重就如何建立长期联系合作方式、合作内容等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五个一”工作目标,即建立一个组织、明确一个主题、制定一个方案、参与一些活动、提出一些建议等,并明确了今年的活动主题。区知联会已与科技局联合先后开展5次活动。特别是在支持湖滨花园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知联会会同区科技局和社区分别到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义桥镇罗幕村考察学习,并与中国电信浙江省公司、杭州市公司及萧山区分公司的代表进行座谈。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调研和制订方案。
同时,统战部门还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部门特约人员等工作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出台,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知情知政、落实民主监督搭建平台,拓宽渠道。
萧山区“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见成效之三
——发挥优势,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
社会服务工作直接面对社会、面向基层群众,是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的智力资源的集合在社会中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民主党派展示工作实力、实效的社会窗口。
今年以来,萧山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紧紧围绕区委统战部提出的“两创一争”目标,以基地服务为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开展“四送四助”、“三送三进”“共建和谐社区”等一系列亮点纷呈的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自身品位和社会知名度,增强了品牌影响力,也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有法律问题要咨询怎么办?心情忧郁了想找人诉说怎么办?有点小毛小病不想出门看医生怎么办?如果你是星都社区的住户,这些问题通通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今年6月底,民盟萧山区委会成功“牵手”星都社区,开展了“共建和谐社区”活动。7月初,双方经协商后在该社区开通了“萧山区统一战线共建和谐社区咨询热线”,社区居民如若遇到以上的难题,只要拨打法律咨询、医疗咨询、心理咨询这三个热线电话,足不出户,就会有民盟区委会的盟员专家为居民免费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不仅如此,文艺服务是民盟的界别特色和传统优势,盟区委充分发扬这一独特资源,积极送文艺进社区,以盟员现场指导社区文艺队演员排演《和谐中国》舞蹈为起点,多次开展文艺培训活动,为星都社区培养了一批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提升了社区文艺队伍水准。
民盟区委会结对星都社区只是区委统战部开展“共建和谐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该活动以各民主党派、知联会为主体,首批设立泰和社区等8个共建单位,通过党派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逐步形成“互通情况、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群众,联手调研、共促和谐”的共建模式,达到社区管理进一步规范、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邻里关系进一步和睦、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文明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的总体效果,最终形成一套共建和谐社区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社区居民受益、党派形象提升的双赢效果。
“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作为萧山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改变了过去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社会服务工作较为分散和不定期的状况,由原来分散的、流动的、短期的服务模式转向集聚的、固定的、长期的服务模式。
与其相类似的活动还有从2008年开展至今的“新农村共建服务基地”活动。今年,萧山区服务基地的队伍又添新军,截至目前已建立16个基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如九三学社区基层委与河上镇建立新农村共建服务基地,为其永兴河沿岸约60公顷面积的区域做景观生态绿带景观规划设计;民建区总支与临浦苎东村建立新农村共建服务基地,捐资联建村内道路220米;区知联会与浦阳卫生院建立新农村共建服务基地,免费为卫生院赠送了5台空调,为60余位群众提供免费义诊……种种爱心活动为村民送去了温暖,送去了爱心,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成果。
如果说“共建和谐社区”和“新农村共建服务基地”活动是民主党派、知联会发挥自身优势的阵地,那么“四送四助”和“三送三进”就是其展示社会服务工作实效的具体形式。
所谓“三送三进”文化下乡系列活动是指“送文艺、送科技、送健康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各民主党派、知联会努力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文艺节目,把科学技术知识传送给农村群众,切实为基层群众带去健康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把“文化下乡”系列活动办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工程。而“四送四助”就是指“送科技助转型”、“送温暖助民生”、“送岗位助就业”、“送服务助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民生实践活动。
今年3月,致公党萧山支部开展了送忠孝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党员来到洄澜小学,利用视频、图片、现身说法等形式,向师生们进行《弟子规》、《安全文化进校园》等宣传教育,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受益匪浅,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5月,民革萧山支部志愿者冒雨走进戴村偏远山村马谷村,开启首站“送文化送健康下乡”系列活动,让山乡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提供的健康服务和文艺大餐,丰富了山乡群众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截至8月底,各民主党派、知联会共送文艺演出12台,送医疗服务30次,送科技服务15次,送电影100场;送岗位4千余个;受益群众达3.6万余人。
萧山区“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见成效之四
——“三比三看”,队伍建设有了“新加强”
今年上半年,中央出台4号文件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萧山区委高度重视,结合萧山实际,按照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外中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调整了新一轮党外区管副职后备干部,在全区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中为党外干部推出了3个岗位,一系列重拳出击正是区委贯彻践行中央4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4月份,各民主党派和知联会,都收到了一张特殊的竞赛评比表。这张竞赛评比表,就是区委统战部开展“三比三看”竞赛活动的重要指标。“三比三看”是哪三比哪三看?简单说来,就是“一比建言献策看效果,二比社会服务看贡献,三比自身建设看形象”,通过细化评分指标,进行量化评优,全面激发民主党派、知联会的活力和热情,提高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互比互学、互学互进的良好态势。目前,这种竞赛机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按照“三比三看”竞赛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自身水平。
如民进萧山区委会通过“我与文明幸福新萧山”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办了“我眼中的文明幸福新萧山”书画摄影展览,还召开了“畅想文明幸福新萧山”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增强会员的党派意识、履职意识。民建萧山区总支进一步完善了议事制度、中心小组制度、信息调研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会员慰问制度及财务制度等有关方面的措施。农工党区基层委今年重点对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进行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农工刊物、QQ群和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动员,努力营造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开展座谈讨论等正面引导,进一步提升党派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心目中“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的重要性。此外,他们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已经由成立时的36人,增加到了109人。
全区统一战线“两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萧山区统一战线“四送四助”服务活动启动暨“共建和谐社区”授牌仪式上,区领导为党派、知联会和社区授牌
召开“共建文明幸福新萧山”重点调研课题招标评审会
民盟萧山区委牵手衙前镇共建农村文化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