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拱墅区]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合力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4-26 14:28:21
来源:admin
    农工党拱墅区支部现有党员34名,60岁以上党员有11名,60岁以下党员有23名(其中,560岁以上的老党员是从原厂校医支部分流而来,460岁以下的在职党员是从原教育支部分流而来);近三年新发展党员12名。党员主要分布在医卫、教育、经济、法律、文化、机关等行业。规模小、党员行业分布广、党员来源复杂是拱墅区支部的特点。近年来,拱墅支部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提高支部整体合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组织建设之路,让支部党员能各展所长,实现了“小支部有作为”的目标,支部在区委统战部的各项考核中名列前位,先后被农工党省委会评为省先进基层组织,被市委会授予四星级支部。

一、基本做法

1.加强两项教育,提高党员认同感。

    思想决定行动,没有统一的认识就没有统一的行动。为统一党员的思想,支部始终将两项教育即政党理论教育和党派基层组织功能教育作为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不断强化党员的政党意识,加深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提高了党员对基层组织作用的认知,从而增强了对支部规范化建设的认同感。一是加强政党理论的学习教育。“政党”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农工党是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与一般社会组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作为一个参政党,参政议政是其本分,参政议政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需要规范的制度、严谨的作风来保证。在平时的工作中,支部把加强对党员理论素养的教育放在首位。二是认识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作用。基层组织是政党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对于政党功能、目标的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参政党发挥参政党职能的基础所在。基层组织通过小组、支部、总支或基层委员会等组织形式,使党派成员参加党的活动与工作,使党派成为完整的集体运转起来。参政党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基层组织是参政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只有每个基层组织的工作做好,我们党派的工作才有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2.完善落实六项制度,规范支部运作。  
   
制度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保障,是工作经验的升华。在农工党市委会统一制定的会议制度、工作制度和政治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拱墅区支部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工作需要,制定了新老党员结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新党员培养考察制度、走访党员所在单位等制度,明确支委分工及工作职责。在制定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如在会议制度的落实中,我们做到支委会根据需要即时召开,党员大会每年召开四次;无论是支委会还是党员大会都做到有签到、有记录。又如,新党员培养考察制度,我们从有同志意向参加党派到上报市委会审批之前要经过7个步骤:一是与其所在的单位或主管部门的中共党组织联系沟通,并征得同意;二是报农工市委会组织处审核,并经主委会议批准其作为培养对象;三是报告区委统战部其已经是农工党的培养对象;四是要求其学习农工党的历史、政党理论知识;五是吸收其参加组织活动,参与支部的工作,鼓励其与老党员沟通交流;六是在培养期结束后,走访其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听取意见;七是在上报市委会之前,支部党员大会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对该同志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在大会上进行举手表决,表决通过后填表报市委会批准其为正式党员。以上7个程序,虽然做起来有些麻烦,但这个过程能让党员加深对党派的认识和对支部工作的理解,通过这些程序,增强了工作的严肃性和党员的责任感。

3.规范活动载体,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党派基层组织大多松散,也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如何提高党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及活动的效率、效果?丰富载体是激发党员积极性的一个方面,规范活动是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另一面。近两年来,支部在学习方面创设了“一人读书,众人受益”的读书推荐活动,开设了QQ群,加强网上动态交流学习;在社会服务方面,除配合市委会、区委统战部开展一些活动外,支部还自行组织开展了“许下春天的承诺,留住身边的绿色”为主题的社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图书援助桐庐窄溪小学项目;“3+X”银发关爱项目等等。在读书推荐活动中,我们要求每次会议上至少有一人将自己读过的书与大家分享,党员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推荐的书阅读并撰写读书体会,2012年,支部党员郑瑶在阅读了支部推荐的熊培云《自由在高处》等书后写了读书笔记,受到广泛好评。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每个项目都明确服务内容、工作步骤与流程等,并把相关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有的项目还与服务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以方便执行,从而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工作成效

1.支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随着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党员对支部的认同感不断增强,支部对党员的吸引力也不断提高。党员参加支部活动和参加会议的到会率始终是一些基层组织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农工党拱墅支部却不存在。新老党员对支部的会议、各种服务及活动都非常积极。如从原厂校医支部转入拱墅支部的赵玉华医生,刚来时对支部心存凝虑,担心支部的党员会排斥她,但参加了几次支部活动后,凝虑全消,积极性大增,不仅积极参加会议,还专门买了听诊器等要求参加支部组织的义诊等活动,“别看我们年纪大了,但我能行”,这是她常说的话。她还多次给农工党市委会和拱墅区委统战部写信,感谢支部给予的关怀和温暖,感谢与她结对的张开凤和刘明峰两位党员给予的帮助和慰籍。又如,从原化纤厂转来的老党员王雨,今年已经72岁,刚转来时,对组织意见很大,认为在国有企业改制时组织没有很好地维护其利益,支部主任上门请他参加会议他也不肯来,但一段时间后,他从其他老党员那儿了解了支部的情况,自己主动来参加支部会议,主动给支部党员提供健康咨询,表示愿意为支部的社会服务工作出力。

2.支部工作的执行力不断提高

    支部规范化建设明确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的要求,明确了工作的流程,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支部工作的执行力。参政议政积极性不断提高。近三年,支部中的8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两会平台共提出建议和提案30余件,大会发言3篇。闭会期间,共向各级提交社情民意150多件,其中得到各级采纳的有5件,此外,还有4篇调研文章得到农工党市委会及区委统战部的充分肯定。支部连续三年在区委统战部的信息工作中名列前位。社会服务不断拓展提升。社会服务工作从原来分散、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或项目化服务转变,从医疗服务向医疗、法律、文化等多领域拓展。近三年来,支部党员除了做好原有的“一对一”为民医疗服务外,还先后承办了“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送健康、送清凉”进民工工地等大型为民综合服务活动;开展了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以支部名义,由党员个人出资单独长期实施一个服务项目,提高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实效性。如图书援助桐庐窄溪项目,2012年开始实施,由党员张智武出资,第一期援助图书1160册,市场价值2万元左右,该项目准备实施10年,通过10年的努力为窄溪小学建成一个小图书馆,为农村孩子提供一份精神食粮。又如,“许下春天的承诺,留住身边的绿色”为主题的社区绿化的提升改造工程,由党员刘明峰出资实施,每年投入资金2万余元,将为拱墅区小河街道长征桥社区做五年的绿化提升工程。支部在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党派工作创新,组织工作创优”评比中连续三年位列前位。

 3.队伍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规范的支部工作吸引了广大有志优秀青年加入我们的队伍,近几年来,支部共发展新党员12名,支部队伍逐步扩大,今年又有三名优秀青年要求加入。优秀的年轻党员能挑起支部的重担,如张智武和刘明峰,都已经任支部委员,并分别担任区政协委员和区人大代表,成为支部工作的中坚力量。年轻党员加入后能很快融入组织,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开展工作,对支部各项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如党员任晓红,2012年加入农工党后,利用自身律师身份的优势,在拱宸桥街道的桥西社区设立社会服务点,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为桥西居民提供大量无偿的法律服务,被评为拱墅区法律援助先进个人,拱墅区律师进社区工作十佳社区律师,市妇联授予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三星级志愿者又如高雪梅医生,加入农工党后就积极参与社区为民服务活动,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讲座等。目前,支部党员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支部呈现出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通过几年的支部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我们拱墅区支部尝到了积极有效提高自身建设的甜头,也有了一些肤浅的体会,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我们参政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距离中共党组织的殷切期望和我党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将继续虚心学习、努力实践、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为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为巩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我们的贡献。]]>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