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统战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高校统战优势
为经济转型升级凝聚和培养更多高新人才
浙江省委统战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高校统战优势
高校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重要阵地、重要力量。浙江省委统战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紧紧围绕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力争为经济转型升级凝聚和培养更多高新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两创”总战略。
我省高校统战工作情况:
一是高校统战工作格局有了新发展。随着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高校统一战线空前发展壮大。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7所,在岗教职工7.37万人,其中党外人士占51%。高校统战工作力量实现大整合,初步形成了由统战部门、高校主管部门联合指导,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党委职能部门负责、党政相关部门支持的工作体系,高校统战工作载体实现大发展。我省28所本科高校共建有知联会、侨联、留联会等校内统战团体24个,会员总计2301人,成为开展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平台,高校统战工作舆论氛围实现大改善。很多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有效地扩大了统一战线的影响。各方关心统一战线,支持统一战线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二是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了新提高。省委统战部着眼于高校统战工作的长效性,大力推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省委统战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建立了全省高校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高校统战工作。通过指导和推动各高校党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党的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在我省高校的具体落实。
三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了新起色。目前,在我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重点人物库中,来自高校的占了近40%,有民主党派中央副主席1人,常委7人,中央委员32人,我省新一届民主党派省委会8名主委中,有3人来自高校,3人曾在高校工作过;49名副主委中,23人来自高校,4人曾在高校工作过;141名常委中,52人来自高校,9人曾在高校工作过;441名委员中,152人来自高校,14人曾在高校工作过。我省高校有党外院士7人,占全省院士总数的26%;有党外省特级专家9人,占全省特级专家总数的18%。截至今年9月,我省77所普通高校共配备党外校领导32人(其中正职2人),党外中层干部876人,占中层干部总数的16.37%。高校源源不断地为我省统一战线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外代表人物,真正起到了提供人才的重要基地作用。
四是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有了新拓展。我省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占全省民主党派成员总数的17.5%,全省77所普通高校有党外高级知识分子(高级职称以上)6685余人,归国留学人员1800余人。目前,全省高校党外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6人,全国政协委员10人;省人大代表23人,省政协委员93人。每年我省各级“两会”期间,来自高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和议案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省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共有来自个人的优秀提案38件,其中有6件是高校党外人士提交的,占15.8%。
五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新贡献。省委统战部积极发挥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作用,鼓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通过多种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据统计,仅2006年、2007年两年,我省高校党外人士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表彰、授荣誉称号共27人次,占我省党外人士获奖总人次的19%,获全国和省部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奖励共154人次,占我省党外人士获奖总人次的47%。
当前,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我省高校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省委统战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联合省委教育工委等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结合工作,努力推动高校统战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当前的经济转型升级:
把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搞好教学科研与服务“两创”总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开展科技创新、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上,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关心全省、全国大局,在我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特别是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合力攻关,为推进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贡献聪明才智。
把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与夯实思想政治基础结合起来。从统战工作性质出发,着眼于统一思想、扩大共识、打牢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与我们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用伟大旗帜引领前进方向,用伟大实践增进广泛共识,用伟大成就坚定共同信念。
把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与后备力量建设结合起来。高校是统一战线成员的工作母机,是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物的“源头”。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二是支持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各类政治社会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注重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党外人才的组织协调能力。四是积极选拔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学校各级领导职务,不断提高他们的合作共事能力。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的成长规律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立足早规划、早培养、早落实,使培养使用的各个环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全面推进党外人士培养选拔的广度和深度。
把抵御渗透和固本强基结合起来。在西方敌对势力越来越把高校作为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突破口的情况下,社会上和高校中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波动的因素。注重教育引导高校统一战线成员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积极协助高校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关心少数民族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加强对信教人员的教育引导,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维护高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把高校统战力量配备和工作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统战部是党委的职能部门,是党委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助手。根据工作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统战机构,重视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统战部长的配备,选拔热心统战工作,具有较强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志充实统战干部队伍。同时,继续重视对统战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不断加强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