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孔庆生——杭州版的“马大帅”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9-17 09:40:51
来源:admin

    题记:建筑工地和学校、大老板和教师、民工和学生……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几对词汇,却被一个叫孔庆生的人融为一体,他把建筑工地变成了学校,让老板走上了讲台,使民工当起了学生。他就是杭州中庆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西湖区人大代表、西湖区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会长孔庆生先生。

    前不久我和同事专程拜访了孔庆生先生。初识孔先生迎面而来的是气场,洗耳倾听之后是震撼,最后深入交谈让我想到“伟大”二字!一串串朴实无华的数字,一个个牵动人心的细节,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报道让我们认识了眼前这位杭州版的“马大帅”——孔庆生。   

    创办全国首家民工学校

    2001年4月,杭州中庆建设有限公司由杭州蓝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转制组建,当时是一家产值不足1000万元濒临倒闭的三级建筑施工企业,经过11年的风风雨雨和艰苦创业,而今发展成为注册资金6000万元,年承接工程量超10亿、纳税千万的实力型企业。

    有人问起孔庆生的经营之道,他爽朗地说:“规范管理、诚实守信、务实争先是我的经营理念”。是的,他正是靠着这股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在公司发展历程中,他十分重视职工文化素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种和特殊作业的员工90%以上达到持证上岗,不少员工通过培训考取了一、二级建造师,晋升为工程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增加民工全方位的综合素质,1999年他在全国首开先河创建了民工学校,并担任校长。他坚持每月一次亲自授课,常常带着一身泥水、一身汗味给民工授课,用朴实的语言讲授法律法规、公民道德、企业文化、质量安全、生产技能等实用知识,把中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文明市民准则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每个民工。通过几年努力,民工文化沙漠现象得到较大的改观。他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累计培训民工6万余人次,公司民工学校被正式列入杭州生活品质区块。中央电视台对民工学校进行专访并在 “新闻360°”进行专题宣传。有的民工还通过教育培训,走上了回乡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排头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庆公司先后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建筑业诚信企业、浙江省公众满意诚信建筑公司、浙江省公众满意质量暨商业信誉优良单位、浙江省公众满意诚信双优单位、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单位、杭州市建筑施工先进单位、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等级优秀企业和杭州市平安先进单位等十几项省、市荣誉称号。先后获国家级“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浙江省标准化工地、杭州市标化样板工地、杭州市绿色工地等近百个奖项。通过了“GB/T19001-2008”(质量)、“GB/T24001-2004”(环境)、 “GB/T28001-2001”(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3月,该公司被晋升为国家总承包一级施工企业。

    心系民生献议案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孔庆生身上肩负的又一责任。他连续3届担任西湖区人大代表。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保证按时参加各类代表会议活动,主动了解信息情况,听取选民要求,征求选民意见,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反映民意;他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并将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撰写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他积极反映关系民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好代表职责。

    正人先正己。在他的带来下,公司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纳税,诚信经营。面对建筑领域拖欠民工工资这一社会问题,他严格执行和督促公司财务实行实名制管理,为每位民工办理银行工资卡,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几年来,公司未发生一起因欠薪引起的上访事件。他还注重改善民工居住和饮食条件,配备相应设施,同时为公司管理人员免费提供美味可口的早中晚餐,购置了300余台空调装置于民工宿舍,给辛勤劳作的民工送去清凉和温暖。通过规范用工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民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达到和谐有序。

    几年来,他提出了《关于重视解决基层侨联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留创人员回国创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外来民工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的建议》、《关于建造西湖区外来民工公寓的建议》、《关于在之江地区规划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议》、《关于对马路上窨井四周修复的建议》、《关于规划设计超前意识的建议》、《关于已修马路开膛剖腹后修复的建议》、《关于对携款外逃包工头立案查处的建议》、《关于农居有序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上泗地区主干道规划的建议》、《关于提高农居公寓景观投入的建议》、《关于提升乡镇道路品质的建议》、《关于提高经济薄弱乡镇教师待遇的建议》、《关于在之江地区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议》、《关于对外来民工子女按市民子女上学同等待遇的建议》《关于规范规划建设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议》《关于加快分配农居房的建议》等提案,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答复,得到各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心系慈善报社会

    企业发展壮大了,但孔庆生关心一线员工的本色不变。他几乎常常一早就出现在工地上,与农民工一起吃饭聊天,打成一片。他常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民工的艰辛,要把民工当兄弟般的关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按照《劳动法》等相关规定,按时为职工缴纳“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为帮助困难民工,2001年设立了“中庆扶贫帮困基金”,每年坚持给家庭困难职工发放2000-5000元不等的困难补助。

    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孔庆生董事长先后担任了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理事、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西湖区慈善总会副会长、西湖区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累计赞助资助公益善款1200多万元;积极参与“春风行动”,安置下岗职工,为抗“非典”、东南亚海啸、抗台募捐善款及第八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捐款;“六一节、教师节”慰问,定期资助贫困学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5.12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他第一时间向家中房屋倒塌的47位四川籍民工每人赠送500元回家路费,向地震灾区捐款并组建精兵强将援建汶川灾区安置房建设。先后被各级组织授予“西湖区十佳爱心大使”、“西湖区慈善事业爱心奖”、“浙江省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优秀经理”、杭州市 “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浙江省“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

    心系留联写精彩

    热心倾注留联会事业、积极为广大留学人员和家属服务是孔庆生人生理想的又一追求。2009年4月,当杭州市西湖区侨联向他发出担任西湖区留联会首届会长的邀请时,他二话没说,欣然受命。在他的积极努力和热心参与下,区留联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留联会成立后,孔会长尽心尽职,努力为联谊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多次上门请来经验丰富热情高的老会员传授方法,召开座谈会分析问题,寻找对策,还不厌其烦地在留学人员和家属群众中宣传,很快使这支社团组织成为留学人员和家属的一个“温暖之家”。

    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寻找留联会工作与辖区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是孔会长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在2009年10月,组织区留联会全体会员开展了我为家乡建设开展一次调研、举行一次座谈会、看一次家乡新变化、出一个金点子、引一个外资项目的“五个一”活动,强化了爱国爱乡、服务大局的意识。3年来,广大会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关注和服务辖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许多会员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在解决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还有的会员在科技推广、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被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有的会员主动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热情服务和跟踪指导工作;有的主动关心困难人员,资助失学儿童、大力倡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的利用海外企业家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动员更多的有识之士来西湖区投资创业。广大留联会会员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好,成效也日益显著。

    为加强区留联会组织和队伍建设,他针对区留联会会员年龄普遍较大的实际,积极谋划,坚持抓队伍、强素质、调结构,使联谊会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 2011年又发展了10名学历高、热情大、年龄轻、影响好的新会员。

    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留学人员和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热情讴歌侨界新人、新事、新风貌,他先后组织和参与了“感党恩、颂侨情侨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唱侨歌、聚侨心”等大型文艺演出,开展联谊下乡等载体活动,深受广大会员好评。

    近年来,他通过浙江省爱心基金会长期结对资助160余名贫困生;他参加捐资助学“阳光行动”,出资捐建新疆和田第四小学(现更名和田市中庆爱心小学);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贫困山区结对扶贫,并和西湖区双浦镇周家埭村结为结对村,出资建造公益性养老院,安排老人入住。他还长期结对12名残疾人、14户贫困家庭和1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体现了慈善永恒的心怀……

    孔庆生---这位刚毅厚重、创新务实的企业领头人,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员工的认可,他用倾心倾力的真情服务和创新精神凝聚和感动着广大留联会员,他用奉献社会和人民的点滴爱心诠释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成为奉献曲的领唱人……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