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迎冬夏,一片丹心育桃李
郝阜平现任杭州市第三届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电系副主任。对于郝阜平来讲,工作上的变动——从原来的本科院校任教到在高职院校任教的经历使他经历了一次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上的洗礼,而这个洗礼正是伴随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锐意改革发生的。
2007年,初到杭职院的郝阜平,对高等职业教育还仅停留在高等职业教育是注重技能训练的大专层次的教育这样一种概念性的理解上,但具体操作层面上还不是十分清晰。受到原来本科教育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以为在授课时按照大专层次并注重实操型的知识和实验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本科“压缩干粮”式的教育方法在起初的授课和教学中效果并不好,学生讲话,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发生这种情况仅仅是生源的原因吗?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郝阜平陷入了思考。
2008年适逢杭职院在新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明晰杭职院姓“杭”(地方性、公共性)、姓“职”(职业性)、姓“院”(高等性)的办学属性,明确了学校“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的办学定位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确立了“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学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杭职院提出了“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特色初步显现,逐步走上引领高职“类型”发展的道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09年郝阜平开始担任计算机通信专业负责人,在学院顶层设计的指引下,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的培训和职业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教育理念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并运用所学的高职教育概念与原理,提出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整体思路,组织相关资源系统、规范地进行专业建设。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探索高职教育中“关键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结合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之中。以典型产品设计项目活动,以工作任务为起点,以实训项目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与实践性。
在郝阜平及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专业建设上与市场主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开发,以工作岗位来创设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创设真实职业情境:与网络业界的领跑者思科公司合作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开始尝试将企业教育资源与学历教学相结合;在与思科的合作过程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获全国优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称号,2008年成为全国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基地,2009年成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理事会全国执委单位,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部思科校企合作岗前实训基地;2011年与神州数码合作开展网络安全课程的深度校企合作,成立神州数码教学改革实践基地,2011年8月引进H3C网络学院并在2012年初的全国网院评选中荣获2011年度“H3C最佳新网院”。
通过引进融合企业培训体系,课程体系与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近几年在郝阜平带领下,计通专业依托思科和华三等行业主流企业,按照“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深化订单培养,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线索,完善“课证融合、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行业标准和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开展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将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通过引入双证书制,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要求。
郝阜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探索也有了回报:计算机通信专业成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首批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成评为浙江省首批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重点教材四本。
做为一名教师,他经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他狠抓备课环节,精心设计教案。针对高职学生对较为抽象的网络基础理论、较为深入的网络协议等方面的理解较为困难的情况,郝阜平老师精心设计项目案例,从具体产品的操作入手,以案例驱动课程内容的展开。在授课方式上,用案例场景引入问题,再通过现场的模拟环境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穿插介绍知识和原理。正如同学们评价中所说:在郝老师的课程上很忙,也很有乐趣。对高职学生来讲,好的教学情景的设计和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郝阜平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调研访谈、小组协作、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成果展示、演讲讨论等方法的运用,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责任心以及沟通表达的能力。
2009年由郝阜平担任竞赛指导老师,杭职院组队参加“思科网院杯”度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此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本科(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和高职院校共151支队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层层选拔和激烈比赛,杭职院队在全国的15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并最终在决赛中与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共同荣获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而杭职院队参赛学生在复赛中与清华大学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中的胜出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原来高职学生也可以做的很好!
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郝阜平老师总是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中去,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利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他为人谦和,与同志们打交道总是带着微笑,热心周到。无论是自己工作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他都积极参与,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他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及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他那种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学生心中他是一位好老师,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位好朋友。
郝阜平的教师生涯如同一首叙事小诗,它淡淡的而又韵味无穷,它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在教师岗位上奋斗了20年的他讲到,虽然清贫,但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当一批批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便从心里由衷地感到快乐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