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盟员校长胡正的N个故事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6-01 14:55:22
来源:潘崇辉 张韧

在他短小精悍的身上,长满了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个很有故事的人,就是浙江三联专修学院董事长、民盟杭州市委委员胡正。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涉足民办教育的办学者,胡正已经在民办教育圈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几十名学员的建筑培训班到拥有近万名学子的高等学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确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地位,到世纪之交的鼎盛繁荣,胡正经历了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跌宕沉浮,其中有太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故事一:爱心

胡正富有爱心。这爱,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深夜。胡正在教室巡视,他几次想开口劝同学们早点休息,又怕打扰了他们,最后,他在每个教室黑板上写上:“请同学们注意身体,晚上不要太迟”一行字。在他的身后,轻轻传来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谢声。凌晨2点,胡正又去教室巡视,教室里还有三四十个学生,天有些凉,他小声地关照几位衣着单薄的同学多添加衣服,悄悄关上教室的门窗。

胡正家的电话号码,三联的学生几乎都知道。谁有个烦恼,拎起电话就可以找校长倾诉,哪怕是深更半夜。每当夜晚,胡正家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胡正拎起电话帮学生解疑答惑,放下电话继续倒头大睡——时间一长,他练就了这种倒头能睡的本领。很长一段时间,胡正的枕头边还放着2万余元钱。这钱干什么用的?为了应急!学校有几千号人,万一有学生有个啥意外,需要救命钱,不备着怎么行!事实上,这样的意外还真会遇到。一次,一个学生深夜里发生急病,需要马上送医院开刀动手术,要八千多元钱。胡正知道后,赶紧带上那笔救命钱,立马赶到医院,解了学生燃眉之急。

有一个故事同样感人。一个女生因患抑郁症跳楼自杀,在她的忌日,一束白花出现在她落地的草地上——谁也想不到,这花,原来是校长胡正一大早买的!

除了关爱自己的学生,胡正还把爱心延伸到社会。近年来,胡正及其学院先后向困难地区,地震灾区捐款40多万,捐物6400余件。2010年1月正值农历春节来临,胡正同志念念不忘三联出资22万资助建设的桐庐革命老区新合乡中心幼儿园,两次率领学院党政工团组织驱车看望那里的师生,并赠送22部格力空调和122件学生用品及文具。

故事二:乐趣

作为学院董事长,胡正无疑比一般人要忙许多。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大忙人。而他,却把忙碌当作了乐趣。

最忙的人也有空闲的时候,比如吃过晚饭,感到没事可做,或晚上看了两集电视剧,九点多了,睡觉还早,但又想不出做什么事。一般到这种时候,胡正十有八九是骑上自行车去一趟学校,在校园里转一转,或发现一些问题,或思考一些问题,或和某个老师学生谈谈天,不知不觉就一两个小时打发过去了。既填充了自己的空闲时间,又促进了学校的工作,胡正觉得这是件一举两得的事。

对胡正来说,双休日也难得空闲,他一般的是这样度过的:周六、周日,必然到某个风景区茶室,或是校刊稿子的写作或修改,或是学院的某项工作计划的审改,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国际政治、国内证券报刊的阅读。多余的时间,还是到学校转转。他认为,根据自己的兴趣实现有创造性的工作目标是最大的乐趣。

在三联的发展中,胡正确实在忙忙碌碌中得到了巨大的乐趣,当校园从简陋的环境一步步换成较好的环境时;当三联的中青年员工一步步成长一个个成家立业时;当走到社会上,听到别人对三联的赞美之词时;当接到某个毕业学生的电话,知道他现在很有成就时,胡正感到由衷的快乐。有时,这种快乐会有升华,让胡正感到从事三联的这份事业是美丽的,为三联,忙碌地工作着是美丽的。

故事三:责任

一个民办院校能走多远,能否可持续成长壮大,取决于这个院校的领头人的境界有多高,眼光有多远,胸怀有多大。而最关键的是,要看他有没有责任心。

作为岳飞第30世孙婿,胡正多次以岳飞后裔的身份参加过岳飞的纪念活动。岳飞“尽忠报国”的精神深深鼓舞了胡正和他的夫人,成为他们创办、发展三联专修学院强大的动力。用“尽忠报国”的民族精神铸就和打造三联自考教育的办学灵魂,致力实现做中国一流民办教育集团的宏伟目标。这对胡正而言,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胡正说,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这种责任感越来越强,“教育不是做生意,做一单赚一笔钱。但是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学校现在有600多名员工,很多人把青春都献给了学校,如果我不做学校了,这么多人工作怎么办,他们的家庭怎么办,我不

忍心啊,我对他们是有责任的。”

“无论从我们一个学校还是到浙江的民办教育领域再到整个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我觉得我们都有责任来呼吁从上到下的支持!”胡正感慨地说。

胡正是浙江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省民办教育协会高教助学与培训分会会长。浙江有几十家民办助学院校,这支队伍是浙江民办教育的重要力量。2009年以来,助学院校遇到高考生源下降的困难。他觉得有责任在省民办教育协会的领导下,和分会的同仁们一起帮助这支队伍克服危机完成转型。

胡正还是全国866所民办高等非学历教育机构唯一当选的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以来,他在努力做好学院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推动民办教育的全面发展。

2009年3月4日“两会”期间,胡正专门在《人民政协报》上撰写文章,《建言民办教育机构生存与发展》。当年5月胡正邀请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来三联考察,当面向规划司领导又提了这一建议。今年3月2日,胡正赴京参加《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民办教育贡献力及“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他结合“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目标,向与会人大、政协、教育部官员和参加“两会”的教育系统代表及部分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升格民办高校有效途径的建言,建议国家在修订“规划纲要”时把继续支持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写进“规划纲要”中去。3月10日,人民政协报刊登胡正《再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一文。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