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执着创业的成功企业家 回报社会的民建带头人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3-02 10:35:39
来源:admin

    他,是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浙江江南涤化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他,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把民建萧山区基层委建设成为全省的优秀民建基层组织;他,于2010年光荣地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他,曾多次当选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并在萧山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就是民建萧山区基层委主任——赵忠炎。

6.jpg

赵忠炎经常说,“作为与经济界紧密联系的民建会员,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萧山经济发展多做贡献;二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责;三要致富不忘群众,积极回报社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赵忠炎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少时生活艰辛,经常连肚子也填不饱。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赵忠炎13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生活,他曾先后做过油漆工、搬运工、装修工,别人休息了,他还要去忙自家地里的农活。可是生活再苦再难也没有压垮这个坚韧勤劳、胸怀大志的男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创大业、干大事,造福乡亲、惠泽乡邻”。

1988年,当时年仅20岁的他,毅然踏入艰苦创业的征程。他凭着自己多年做油漆工的经验,开了一家小小的油漆店,每天起早贪黑,靠卖油漆、做漆匠为生。1992年,赵忠炎准备抓住萧山积极发展工业企业的良机,办一个生产印染助剂和浆料的个私小厂——江南粘合剂厂,这也就是后来浙江江南涤化有限公司的前身。开厂就需要厂房,可当时赵忠炎一大家子八、九口人人都挤住在狭小低矮的平房里,哪里来的场地呢?就算能租到厂房,高昂的租金也让他望而却步。多次找场地未果后,赵忠炎有点沮丧。一天,他抱着残存的希望走进了村里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向老支书诉说了自己的困难。想不到老支书对赵忠炎办厂创业的想法非常赞同,他说:“现在国家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我们萧山更是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目的就是鼓励像你这样想干事的年轻人,这个忙村里帮你帮定了!”在老支书的一力承担下,村里把空置的几间房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了赵忠炎。厂房解决了,可是资金短缺、技术不精也是摆在赵忠炎面前的大难题。艰难的岁月锤炼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于是他四处筹措资金,一有时间就找懂行的人求教。产品生产出来了,赵忠炎又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地到企业上门推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是家常便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脆弱,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任何一个浪头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是,赵忠炎凭着敏锐的头脑、坚定的意志一次次地转危为安。回忆创业之初的那段艰辛岁月,他如是说:“我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受益人,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给予了我一切,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能辜负党的信任,这是支撑我一步步走下去的动力。”此后,他不断探索,抢抓机遇,短短几年时间,居然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点点地做强做大。他高瞻远瞩,定下了把企业打造成国内第一流的化纤生产基地的目标;他殚精竭虑,积极促成了多条先进生产线从国外的搬迁引入;他推陈出新,将精益生产这个先进生产理念广泛推行,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整个工厂卓越制造的真谛。他果敢而具战略性的眼光,更是带领企业度过金融风暴的冲袭,2008年下半年,在原料价格极度不稳,消费市场严重萎缩的困难局面下,赵忠炎凭着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敏锐的商业眼光、独到的管理理念,使全年企业销售比上半年增加约2亿元,利税逾3500万元。

赵忠炎始终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不发展就会倒退。因此谋求企业持续发展,是赵忠炎坚定不移的追求。2004年,经多次考察后,他在江西弋阳县和江苏溧阳市两地分别组建了新的生产基地,使企业发展有了新的增长点。

赵忠炎发展企业还有个法宝,那就是十分重视支持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使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江南涤化的创业实践和发展历程,使赵忠炎深刻认识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旗帜。不论是创业,还是谋求发展,都需要党员这支先锋队。重视发挥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成为了江南涤化把握方向、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秘方。历年来,江南涤化党组织先后开展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纪念建党90周年等专题活动。

赵忠炎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企业,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浙江江南涤化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杭州市百强企业,多次跻身于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赵忠炎本人也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杭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荣誉称号,被萧山区委、区政府评为“萧山区劳动模范”。2007年和2009年,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两次到公司进行考察调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自己的生活好了,赵忠炎就老想着怎么回报社会。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忠炎听说了“中国民主建国会”这个名词,了解到民建是与经济界联系的政党,他眼前一亮,萧山是民营经济的发达区,何不在萧山发展民建组织,把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联合起来,集中力量为社会和人民做点贡献呢?2004年,他加入了民建萧山小组。2006年8月,民建萧山区总支部成立,赵忠炎也在众望所归下被选举为第一任总支主任。2013年,民建区总支更名为基层委。民建在萧山还是个年轻的党派,没有前辈的工作基础和经验积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赵忠炎拿出了当年创业的豪情,立下了要把工作做好,把总支带好的决心。在他的骨子里,已深深烙上了“我是民建人”的烙印,并为之而骄傲。

从此以后,赵忠炎更忙了,肩头的担子也更重了。萧山总支大大小小的会议和活动,一年总有几十次。从策划、组织到开展,每一次活动都凝聚着他的无数心血。总支碰到一些困难,他比谁都着急,总支取得了些许成绩,他又比谁都高兴。因为会员们平时都很忙,赵忠炎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会议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每到会议时间,不管身在何处,不管有多忙,赵忠炎总是早早地就从公司办公室赶到会场。每次布置完工作,他都会和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听听各位会员的意见和建议。正是在他日积月累的营造下,会内形成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也正是一个组织长盛不衰的法宝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民建萧山区基层委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各项工作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之路;他在非公有制领域发展了一批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入会,使萧山民建这支年轻而富朝气的队伍为萧山经济发展做着贡献;金融危机袭来,他在萧山民建会员中发出“抱团取暖”的口号,号召会员企业家们正视危机、坚定信心,成立“企业家沙龙”,搭建企业家们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平台,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后,他迅速组织会员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一年后,由基层委捐赠善款所建的青川小学完工,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住进了新校舍。在他的主持下,民建会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建良言、献良策。近几年来,萧山民建界别向“两会”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升萧山经济发展品位》、《关于深化停车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建议》等多个提案,直击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次被评为区政协重点提案、优秀提案。2009年,他又提出了把民建的“思源工程”纵深化开展的理念,选择萧山一个经济欠发达村作为“民建新农村服务基地”,长期定点开展“送温暖、送服务、送岗位”活动,为村内修建了道路,建造了灯光篮球场,并与村内企业进行了帮扶。短短两年时间,使该村摘掉了“区级贫困村”的帽子。

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赵忠炎通过5年时间把萧山民建打造成了浙江省内民建先进基层组织。基层委及所辖支部连年被民建省委会、市委会评为“民建浙江省2006年以来的先进基层组织”、“民建浙江省先进支部”、“民建杭州市先进支部”等荣誉称号。赵忠炎本人也于2010年被民建中央评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

为民谋利,让利于民,既是赵忠炎对民建会员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把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挂钩,他年年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他的企业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员工有难,企业尽力相帮。他还经常与企业党支部、团委和工会负责人研究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投资数百万元建造了有卫生间、空调和篮球场、乒乓室等活动设施的外来员工宿舍。赵忠炎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好事数不胜数。他还积极参加向慈善机构捐款,与贫困户、贫困生结对等公益活动。2010年,江南涤化又参加了企业“留本冠名”慈善捐助活动,将分批提供捐助资金1000万元给慈善机构。赵忠炎这种慷慨捐款扶贫、支持公益事业、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有一种奇迹叫梦想,有一种精神叫坚韧,有一种勇气叫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奉献……二十年的春华秋实,赵忠炎这位执着创业的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民建带头人,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书写了民主党派成员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行的精彩篇章!

(作者系萧山区委统战部干部)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