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成立急救药品供应储备中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中的原辅料、中间体、杂质和废弃物等可能引起人体中毒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化学中毒和职业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食物中毒、农药中毒、恶意投毒等事件也偶有发生。城郊和农村居民被毒蛇咬伤、误沾误食毒鼠强等事件也不少见。急性中毒治疗非常讲究时效性,中毒事件治疗的最佳时机一般是最初几小时,如果延误,轻则给身体留下隐患,重则危及生命。另外,一些疾病的抢救也需要特定的治疗药物,因而抢救用药、解毒用药的及时供应是中毒治疗的关键之一。而急救解毒药专用性又很强,不同病症需要不同的急救、解毒药。比如,误食老鼠药,可以用乙酰胺注射液解毒;氰化物中毒,需用亚甲兰、硫代硫酸钠解毒;有机磷中毒,可用氯解磷定;安定中毒,可用氟马西尼;吗啡中毒,可用纳洛酮;被蝮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咬伤,可分别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血友病出血时治疗就得使用相应的VIII因子等产品。
急救解毒药品是名副其实的“救命药”,但由于其平时用量非常少,甚至使用机会几乎为零,而且这些药品的储存条件要求高,一般要在特殊的温度和环境内储存,有效期又较短,区内各家医院难以储备种类齐备且数量充足的急救、解毒药。加上少数品种价格较高,所以医院多半不储备。急用时需要从杭州或外地调运急救、解毒用药或将病人转院到外地,就很有可能因此延误治疗。因此,建立我区急救、解毒药品供应储备中心,对于应对突发抢救、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一家储备急救用药,供多家单位共同使用,既可以满足突发事件的需求,又可节约资源,避免货源不足的急救药品因各家医院多头备用造成人为的紧张,同时与多家储备相比还可以减少因备用不用导致的浪费。
建议:
一、强化医药公司的药品储备职能。近年来,国家十几次大面积、大幅度地实施药品降价,致使储备的药品也跟着不断贬值,严重挫伤了储备单位的积极性。对于此类因药品价格变化以及动态储备所形成的损失,政府应考虑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二、在政府的协调下,由财政局负责每年定期拨款(或由医保资金保障),卫生局负责提供药品品种目录,医药公司负责采购,由120急救指挥中心储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解毒药品。抢救用药时由所需医院联系120,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及时、高效地运送到使用单位。使患者的抢救用药得以免费使用。
三、储备单位将可使用的急救、解毒药品的品种、数量、有效期等信息公布在萧山卫生信息网上,并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