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过度渲染校园凶杀事件容易引发更多类似犯罪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5-05 11:15:36
来源:admin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国接连发生犯罪人砍杀小学生事件。323,福建南平郑民生,杀死8名、重伤5名小学生;412,广西合浦县精神病患者在西镇小学门前杀死一名小学生,一名为老年女性。伤者三名学生和一对夫妇;428,广东雷州凶犯闯进校园,砍伤16名学生,一名老师;429,江苏泰兴发生砍杀幼儿事件,32人受伤;430上午,山东省潍坊犯罪嫌疑人王永来强行闯入学校,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

当下,学生的人身安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校园成为安全恐慌地带,犯罪嫌疑人冲闯校园已经形成学校安全的“瘟疫”,过度的宣传报道也给犯罪人、心理疾患者以“心理暗示”,无形之中带有了诱发效应。因此,当前急需为学生、为家长营造校园安全的外围环境,加强外松内紧的有效“管控”,加强宣传报道的疏导。

根据当前学校安全突发性事件多的状况,我们建议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规范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划分和学校安全管理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原则,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校安全网络。

二是加大对潜在犯罪者的管控。一方面建立全社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对特殊人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把黑手伸向弱者的犯罪人,树立法律的威严,强化对有犯罪动因者的震慑力。

三是要从心理的角度淡化该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福建南平事件发生以后,部分媒体报道过度渲染,甚至表现出对犯罪人的同情,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诱发不健康的社会倾向。同时,媒体不宜对该类事件做渲染性报道。心理学上有“行为传染论”,某人有某种预定的行为动机,通常会被一个案例所诱惑,进而导致传播性的行为模仿。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