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中学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健康指导
1、信任。心理健康指导首先从教师做起,老师要相信孩子,而且要做到相信每一个孩子,爱每一个孩子。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老师真正的爱。老师不要去充当孩子的绝对权威,而要做孩子的良师和益友,特别是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孩子。老师要本着个个成才的教育理念,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有的学校存在着班级前20名开小灶的现象,这无形当中给有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希望教育部门能杜绝这一现象,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
2、诚信。“承诺是银,践诺是金”。影响和决定孩子一生的,除了父母,还有老师。当孩子背起书包走进学校,开始漫长的学习生活时,老师便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重要的领路人,老师的品质和人格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老师的一句承诺,有时会成为推动他们脚步的一种力量,老师的不诚信,有时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记得有位高一的学生说,因为中考没有考好,在刚进新的学校时,曾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因为班主任老师的不诚信(班主任老师说每次考试有进步的男生,自修课的时候带他们去打球,而事后没有实现这一承诺),导致他情绪一落千丈,对班主任老师信任度大大下降,学习的信心也没有了。老师在日常点滴中,一定要做到诚信待人,诚实做事。
3、学习和辅导。青少年在身体发育的同时,心理发展却很滞后,很容易做出情绪大于理性的事情。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比如专设心理健康指导老师,接受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咨询。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分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请专业的心理师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一周有一课时阅读有关心理知识的书籍。
此外,老师除了上好课以外,也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如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有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心理问题等。在开家长会时,除谈学习成绩,有时共同来探讨一些心理问题更为实际和重要,家长也需要一些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