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建议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5-28 08:07:33
来源:admin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方某副省级城市环保部门公布2009年数据显示,该市市区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7天,优良率近90%,但市民普遍反映去年灰霾天气仍然较多,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实际感觉与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出入较大。气象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标准目前相对较宽松,尚未将空气中的细粒子和特别小的空气悬浮颗粒物纳入检测范围。

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来我国都市灰霾现象或者是灰霾天气日趋严重。从历史数据分析看,长三角、珠三角是灰霾的高发地区,而长期生活在灰霾天气里,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甚至诱发肺癌。空气质量与百姓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直接被人体感受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明显偏差,极易使公众认为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真实情况,可信度差,从而引发公众对于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此外,随着我国全球影响力的扩大,在我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性赛事和重要活动日趋增多,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在吸引大量外国人士前来中国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到在细节上与国际接轨,其中就包括外国人士较为看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以体现我国的国际化水平。

为此建议,我国环保部门应参照国际通用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将更多指标纳入检测范围,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等级的尺度,并建立灰霾天气预测预报系统与动态控制排污系统、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决策系统的互动机制,从总量上对污染源进行调节。这既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缩小数据与百姓实际感受的差距,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身体健康,又有利于推进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程度。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