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助体系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6-03 07:16:41
来源:admin
免疫接种是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因免疫接种等引发的相关疾病概率虽然很低,但各地在处理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困难。20104月,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由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文给我们提供了异常反应处理的依据,明确了死亡、伤残的赔偿标准,补偿金额也比以往各地协商补偿的平均数提高了不少,该补偿办法也是全国较早推出的省份。但作为异常反应的受害者,除了经济上的一次性补偿,确实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比如伤残康复、医疗费用、生活、学习、就业等困难,因此作为当事人或其家属,总是不愿接受补偿或在得到补偿后仍会通过不断上访,借国家重大活动或节日等时期,抱团外出上访,影响各地有关部门的工作乃至社会稳定等问题。

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残疾康复。患儿发生接种异常反应后都会有不同程度残疾,在其成长过程中将需要功能康复治疗,建议残联等部门在康复政策给予倾斜,费用给予优惠或减免。

二、医疗救助。患儿因接种异常反应后遗留下来的并发症等症状,容易造成其家庭因病致贫。针对部分条件困难的家庭,患者高额的费用可由所在地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给予部分减免。

三、受教育问题。各地在残疾儿童受教育方面给予照顾或帮扶,优先考虑就近择校入学,减免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学杂费用。

四、就业帮扶。民政、红十字会对这个困难对象在就业方面给予优惠考虑,优先安排适合其能力的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

五、生育指标。计生部门根据患儿伤残情况,给予有需要的家庭再次生育的指标,并在随后的相关计生随访方面给予照顾。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