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推进金融创新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6-09 07:58:58
来源:admin
   一、金融创新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意义和作用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是困扰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缓解融资困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意见,多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如在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2500万元,为种子期企业贷款提供规模7500万元的“天使担保”;安排2亿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通过放大建立创投基金10亿元;成功建立科技银行,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0亿元等等。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了企业迅速成长。

    尽管政府多管齐下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因资金规模有限、抵押物少等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与此同时,政府每年拨付的大量无偿科技经费,如同“撒胡椒粉”,不仅受益企业面窄,资金额度也极为有限,且资金无法收回,消耗量大,绩效难以评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积极组织社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以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模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科技金融模式的一项创新。金融创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难题,也对突破传统政府资金运作模式,发挥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8月,我市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平湖秋月”。基金利用政府科技专项经费,银行、信托、担保等多家机构共同参与,总规模2亿元,首期发行5000万元,期限2年,其中1000万元由政府认购,1000万元由投资公司认购,其余3000万通过银行销售,吸引社会资金,并由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平湖秋月”集合了信托资金、银行资金、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已成功为20家区内企业提供融资贷款,金额从20万至750万元不等,融资成本仅为7.5%(同期基准利率7.47%),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节能、文化创意、高效农业以及知识型服务等6大行业,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截止20098月底,所有受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资金用途规范,反担保情况正常,风险可控。一半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平均净资产增加15.78%,平均销售额增长18.57%,平均净利润增加84.89%

二、基金创新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成功发行以来,引起了科技金融界的巨大反响,也得到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关注,被多个城市、地区成功复制,并不断突破创新,迸发出新的“火花”。这种基金创新模式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方向之一。

    20099月,上海市首个“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创智天地1号”发行,规模5000万元,为上海市杨浦区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200万-1000万元金额不等的2年期信托贷款,年利率7.7%。该信托产品突破性的引入风险投资机构,设计优先受益权和劣后受益权。坚持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的原则,将集合信托资本合理分类,有效转移和回避风险,既保障了社会资金的安全,又为风投机构创造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对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风险控制体系作了合理完善。

    200911月,杭州市上城区推出中小企业非定向集合债权基金——“涌金池计划”,一期规模7000万元。为区内企业提供最长期限1年、单笔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信托贷款,年利率8.9%,担保费1%。该项目最大特点在于其“非定向性”,打破以往集合债“统一期限、统一利率”的局限,企业随到随借,随用随还,克服了申请时间长、还贷不畅通的缺点,时效性强,资金循环滚动。另外,该计划再次降级准入门槛,企业可将商标专利权、订单、应收账款等作为质押,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的约束,更大限度地发挥债权基金的融资作用。

    20092月,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宝石流霞”发行;

    20097月,湖州市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太湖之星”发行;

    200910月,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二期“满陇桂雨”发布;

    200910月,富阳市小企业集合信托基金“富春桃源”发布。

    近期,杭州市西湖区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二期“三潭印月”也即将发行,基金总额1.44亿,不再对行业类型进行限制,而是按风险等级将产品划分为三类,提供从10万到1200万不等的贷款额度,跨越企业规模限制,持续发行、快速放贷,在操作上更加灵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基金创新模式的启示

    创新的基金扶持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辟了一条新通道,这是政府扶持方式的体制创新,也是资本运作的金融创新。

    1、缓解融资难题,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大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正常渠道根本无法从银行获得如此低成本、长周期的金融信贷产品,此举切实缓解了优质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2、利用政府资金,实现放大功效。通过政府资金对优势产业的引导,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关注,实现政府资金有效放大,引导投资的作用突显。大量资金的注入,对优势产业的引导、培育和集聚也产生了带动作用,形成吸引资本的洼地效应。

    3、促进扶持方式转变,资金利用率提高。基金创新模式一改以往“面广量小”的项目资金扶持方式,变无偿发放为有偿使用,将政府资金市场化,从源头上改变了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4、多管齐下,保障资金安全可循环。基金发放过程中,由专业担保公司全额担保,确保政府和社会资金安全可靠。其中政府投入只求保本,不求回报,将利息回馈给企业,迅速拉低企业债基准利率。两年期满后,政府引导资金收回本金,资金仍可循环使用,彻底改变以往扶持资金有去无回的状况。社会资金借助理财产品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风险小,收益高,市场反馈良好。

    5、搭建交流平台,增加信息对称度。基金网罗了一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利用项目推介会、企业座谈会、金融对接会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沟通平台,摆脱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6、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多方共赢。基金整合了投资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银行、担保公司、风投公司等一大批金融机构,打通了社会债权融资的通道,带动了社会各方参与,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开辟了融资新途径,有利于优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四、进一步推进我市金融创新的建议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银行、担保、企业等多个方面,必须多方联手、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建议立足我市实际,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

1、建立服务协调机构,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议成立金融服务协调机构,搭建良好的政银企沟通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推进三方良性互动。通过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融资洽谈会和项目推荐会等形式,加强政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让企业项目和金融产品实现更好对接,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依托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增加初创中小企业创业贷款的供给。

    2、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变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使用效益,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有效参与。建议将股权基金和债权基金有效结合,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如享受债权型基金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优先争取享受股权型投资,并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3、推广信托债权基金扶持模式。引用“平湖秋月”模式,整合各种金融资源(如担保、信托、投资、信贷等)和各类市场主体(如担保公司、信托公司、银行、证券业、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与政府紧密对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担保公司的部分担保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的劣后投资,积极有效地吸纳社会资金,帮助中小企业筹集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资金。进一步扩大融资领域,让来自不同行业、需求条件各异的中小企业均能在债权基金项目中找到适合的融资产品。

4、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资金规模。建议各市县建立配套补偿资金,健全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银行提供信贷服务。对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较多、承担风险责任较多的金融机构予以适当奖励。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