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防护屏障,远离艾滋恶魔
面对艾滋病,中国各级政府及部分民间团体是十分重视的,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一是国家在1998年就出台了艾滋病防控中长期规划,2006年颁布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出台“四免一关怀”政策。二是多部门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走向繁华商业街,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娱乐场所、走进建筑工地、走进农村、走进直播间,利用咨询、讲座、演讲、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媒体关注,舆论强大。各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利用专访、邀请专家做客直播间、专题报道等积极参与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四是全国大部分区县(市)均积极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活动。四是国家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然而,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后,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艾滋病新增病例依旧年年直线上升。例如浙江省,省卫生厅8月10公布,截止
一、艾滋病科普知识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民众知晓率偏低。日常宣传少,《艾滋病日》前后宣传多。农村宣传少。
二、自觉参加HIV抗体检测的人太少。无数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己不知,卫生部门不知。
三、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要求一对一宣教,犹如“大炮打苍蝇”,花费的人力、财力巨大,但实际效率低下。
四、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精神空虚族大量产生,拜金主义盛行。导致不少地方卖淫嫖娼、性乱、吸毒等在严打下依旧昌盛。为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种下祸根。
2010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于
一、提高全民知晓率。
(一)国家统一宣传。
1、在CCTA1和CCTV10开辟专题栏目。起码每周一次,最好每日一次,历时30分钟。进行疫情通报、科普宣传(含无偿献血)、病例解读等。
2、建立国家级专门网站。除疫情通报、科普宣传、病例解读外,应建立民众交流平台,提供预约艾滋病检测服务。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宣传。
利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广播、报纸每日宣传,让警钟长鸣。减少区、县(市)多头效率低下、耗资巨大的宣传。
(三)宾馆、旅店等公共场所图文宣传,资料由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提供。
(四)初中以上所有学校,保证每月在宣传栏有防艾内容展出。
(五)宣传到村,资料进农户。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合作,能节约大量财力和人力。
二、提高全民HIV抗体检测率。
(一)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和市属医院均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并承诺绝对保密。
(二)规定必须检测人群。
(三)鼓励高危人士自愿咨询检测。
三、让“四免一关怀”落到实处。
四、严打黄、毒,抓源头遏制艾滋病。
五、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相关政策。
六、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培养社会成员的良好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