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较为重视。浙派古琴,始于南宋,是中国最早形成体系的古琴流派,其它古琴流派无一例外都受到浙派古琴的影响,浙派古琴完整的传承性和广泛的影响力,使其在浙江音乐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古琴流派的鼻祖,浙派古琴在浙江民间艺术中广具影响力。自浙派古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保护、传承、弘扬浙派古琴文化更是其应有之义。
然而,目前我市在这方面的投入尚显薄弱。以位于勾山里17号的西湖琴社为例,该琴社原为我国古琴泰斗徐元白先生的故居,徐老先生创新了浙派古琴,使之成为古琴界的重要流派,省博物馆将其录入“中国近代史展厅”。如今,西湖琴社是蜚声中外的古琴文化传播之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琴社研习浙派古琴的学子已从解放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今的400余人,而且不断有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的访问团来琴社交流参观。而西湖琴社原为不足80平米的民居,狭小逼仄的建筑空间已明显不能适应日益频繁的古琴文化交流需要以及日渐庞大的参观访问团体,不利于浙派古琴在国内外古琴文化交流中的形象。
为此,建议我市政府专门立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开展浙派古琴文化挖掘保护工程、设立浙派古琴文化课题研究、加大浙派古琴文化普及力度、建设浙派古琴文化馆等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传承、弘扬浙派古琴文化,推动浙派古琴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另据了解,杭州市拟成立浙派古琴艺术研究会。故建议尽快将这个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浙派古琴文化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谋划付诸实施,使浙派古琴的传习、交流和研究能够相辅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