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制订杭州私家车拼车管理暂行办法
私家车拼车行为从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方面有相当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是一旦出现事故,鉴定责任、解决问题都很麻烦;从立法层面上讲,拼车面临“合理而不合法”的尴尬局面。政府部门可以针对城市交通特点,利用政府资源为“拼车”提供政策指导,如拼车的规则和价格的制定以及在发生车祸时的风险分担等关键性问题。 “顺风车”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在德国、新加坡,交通高峰期,私家车空车上路会被罚款,美国也有类似规定。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名曰“合乘制”。 加拿大政府曾建议市民“以更聪明的方式开车”,多人合乘一辆;英国与美国修建了专供多人共乘车辆行驶的专用快速车道,只有乘坐两人以上的车辆才能进入。
因此,制定私家车拼车管理办法主要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认定正常的私家车拼车。首先应明确拼车不是非法营运。执法过程中,对于区别是拼车还是“黑车”,可以参照2009年11月上海出台的标准,如合乘者路线一致、目的地相近,而黑车无固定的路线和目的地;合乘开车者不以谋利为目的,只为降低养车成本,搭乘者以不同方式为自身受益作些许酬谢,黑车则以低价、议价揽客或加价宰客为特征,谋取不当利益。政府出台拼车管理办法时,可以编制私家车拼车运行线路许可,以及人员拼车准乘许可办法。持准乘许可证能够在指定线路上乘坐指定牌照的私家车上下班。要坚决杜绝类似上海的拼车“钓鱼执法”事件。
二是如何回避法律风险。拼车隐藏着法律风险,拼车过程如果出现了车祸,该怎么处理?双方各负什么责任?如果遇上一个不良车主或者不良乘客,产生了人身伤害又该怎么处理?建议可以参考武汉的“邻里拼乘”模式,由社区牵线搭桥,进行协调管理,为有需求的人搭建平台“结对子”,然后让双方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由社区负责在车上贴上统一的标示。
总之,面对我们这个城市每月新增的近万辆机动车,全市上千个工地同时施工,一些重大交通设施工程竣工至少需要三年。要缓解杭州交通拥堵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私家车管理,尽快出台杭州私家车拼车管理办法,一时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实际过程中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