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人的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对宣传教育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据了解,即使象日本这样发达的国家,对垃圾分类也进行了10年的全民教育,年年讲,月月讲,还通过学校环境教育,才有今天的局面。一个社区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会收到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明和扔垃圾时间表,上面还有中、日、韩、英四种文字说明和彩色漫画图示。为此,我们建议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各种平台和载体,加强对垃圾分类重要性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及教育。要将这一教育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小孩认识的提高对家长的行为会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各小区要根据小区居民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效果。
二、加大政府的投入。垃圾箱的数量配置要更合理,要根据不同的垃圾数量科学配置不同垃圾箱。同时,政府应该无偿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让居民定期到小区物管处或业主委员会领取。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可制作大小不一的垃圾袋,厨房垃圾一般每天都要扔,不一定都要那么大的垃圾袋,三口之家一般一天装不满一袋,因此可制作大号和小号供居民选择。对居民进行无偿的垃圾分类的培训。制作各种简单易懂的垃圾分类宣传品,无偿发放到居民家中。
三、正视问题,研究对策。现在政府对社区已经有考核,前两天上面有人来检查,小区垃圾房旁早晚都有戴着红袖章的卫生监督员在那里对居民扔垃圾进行监督,并有三四个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手工分类。到真正检查的那天,还在每个单元楼下设专人拦截扔垃圾的居民,以防居民在检查组来之前又将分类不好的垃圾扔进箱内,让他们辛苦分类的成果付之东流。检查结束后,一切又照旧。鉴于这样的情况,我想检查人员是看不到真实情况的,政府管理部门更掌握不了真实的情况。我们认为政府应该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客观地评价社区的工作,在现阶段做得不够好,也是正常的;同时不能光看检查那天的情况。象这样的检查只是劳命伤财,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地,只会招来居民的反感,认为政府只是在作秀,从而对垃圾分类的工作更加不支持。政府现在应该全面收集垃圾分类试点情况,理性科学地看待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而不能靠简单的考核对社区施加压力,这样只会导致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