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对我市“十二五”期间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若干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0-10-25 07:37:25
来源:admin
“十一五”期间,块状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重要支撑。目前全市有57个重点培育的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和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30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2%,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省13650亿元以上的块状产业中,我市占有17个。这些块状经济已成为我市工业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产业,在加速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发展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以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加工和外向型经济“五个为主”为基本特征的我市块状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目前制约我市块状经济发展的几大症结

第一,产业层次低。长期以来,为适应“吃穿用”的需求,我市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大多数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低、散、弱”的低端化锁定倾向。如临安精密机械元器件,从事生产企业200余家,但经济规模和效益却不尽人意:2009年临安精密机械元器件总产值7亿元,但总利润只有3000万元,平均企业产值和利润为350万和15万元。

第二,创新能力弱。由于块状经济起源于农村工业化,自身技术创新又十分缺乏,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型升级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是我市块状经济的普遍现象,如建德乾潭和梅城机械制造和低压电器产业在两镇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在这两大行业1.2万名从业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只占1.76%,高级职称以上的只占0.8%95%的从业人员没有职业技能资格。

第三,高新产业少。当前新兴产业在我市发展缓慢,布局分散,集群化程度低,使我市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缺乏通道和空间,与先进兄弟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如大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了高新园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花园口新材料产业集群等10个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集聚了一大批有高端研发能力,竞争优势不凡的企业,为大连产业的转型和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以技术创新引领我市“十二五”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当前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瓶颈”在于技术创新。为此建议市政府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突出技术创新在引领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立“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

建议“十二五”期间对我市列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首批转型升级示范区名单的杭州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萧山化纤纺织产业集群、余杭家纺产业集群进行专项扶持,每年财政支持1000万元,区县政府以12比例配套。重点用于: 1)创新平台、检测中心的建设及运行;2)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3)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专利的开发或购买;4)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或首台套政府采购补助;5)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及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6)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循环及高端化。

(二)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块状经济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一是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共性技术研发,为提升块状经济提供技术后劲。建议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由各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有创新活力中小企业组成,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从目前各块状经济企业短期的、以解决个体的技术难题的产学研合作向块状经济长期的、以解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的产学研合作发展。

二是完善块状经济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以县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建立面向块状经济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政府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引导并应用于块状经济领域中小企业,以提升其技术和产品层次。

三是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自创为主,引创结合”,实现内源性技术和外源性技术在块状经济技术升级中的良性互动,可以采取参股、并购,构建技术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先进技术装备、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化研发机构等途径,全方位、多渠道地利用外源性技术,以较短时间里提高我市块状经济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共建科技产业园区,有效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块状经济。

建议根据我市“十二五”期间块状经济产业提升的要求,选择若干产业技术基础较好,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的需求较为旺盛的工业功能区,在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的基础上,与产业技术支撑能力较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产业园区,推动块状经济的技术基础、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在原有工业功能区基础上建立的科技产业园区,建议以产业技术方向为重点,建立孵化基地、研发中心、实验室等,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成果和人才资源,攻关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升技术和产业层次。

(四)利用区位优势,着力培育新兴技术产业

除了要着力改造和提升现有传统块状经济外,在“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步强化规划引导,拓展发展空间,加速发展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物联网、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我市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和引领全市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块状经济人才结构水平

块状经济创新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转型升级的速度。因此要十分重视块状经济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转型升级提供多层次人才保障。建议:一是要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施行股权激励、企业年金、人才房保障等政策,大力引进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充分利用在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通过代培、委培等方式和途径,培养块状经济的技术创新骨干人才。三是加强县域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四是建立柔性人才机制。加强与相关国家行业协会、中科院、工程院以及高等院校的对接,通过挂职、聘任、交流等形式,吸纳高层次技术人才,形成全方面的产业集群发展人才支撑体系。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