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窨井盖”凹陷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批示后的再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形成路面窨井盖普遍凹陷及后续交通状况存在的成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窨井盖铺设设计和维修设计存在着严重缺陷:地下层面的地基部分设计不够合理,紧密度欠缺;地表“窨井盖”整体面积过小,对地下压强过大,加上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负荷导致“窨井盖”下沉情况。二是窨井盖方位的布局不合理,城区各主要交通要道均密集分布“窨井盖”,一旦下沉产生维修等情况将阻碍交通的顺畅进行。三是大型工程等车辆的载重负荷太大,使得原本有载重负荷限制的“窨井盖”区域承受不住压力导致路面下沉。
为此,建议:
一是形成路面“窨井盖”下沉维修联动工作团队即:开挖、维修、回复一条龙工作机制,不拖泥带水,产生后续不良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于路面窨井盖铺设材料质量的监控,甚至对于杭州市路面道路承载负荷应进行必要的质量分析,推算出适合我市道路能用的“窨井盖”,包括大小、厚度、调整的高度等等数据支持,使得维修成为科学、合理、持效、节俭的民心工程。
三是新设计开通的道路进行合理布局窨井盖方位的可行性论证,放置时应避开主干道交通位置,建议放在绿化带中。
四是交警部门应严格加大对于进出杭州对大型车载重负荷辆的检查与监控,必要时结合分析数据进行分流或载重物体分流的办法限制通行,以保证我市交通道路的畅通、高效与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