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建议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列入国家大水利体系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6-17 10:59:35
来源:admin
中国是世界的主要粮食消费国,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水资源的安全直接影响粮食安全。近年来,北方冬季的干旱已是常态,今年更是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时间长、地域广的特大干旱。抗旱保粮的主要手段是打机井,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农田。但抽水浇灌抗旱保粮的成本不小,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也同样不小。地下水是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抽取地下水,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枯竭,还会导致地质灾害。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当地表水干涸时,地下水会向地表输水、滋润大地;当地下水不足时,它也会向水势较高的区域汲水。同理,当地表水富裕时,水源通过土壤及树木根系,向地下浸润以补充地下水,起到蓄水和动态平衡双重作用。也正因如此,地下水成为了一座天然的蓄水库。

北方干旱大多发生在冬季,正是因为此时地表层冰冻,浸润性差,地下水这一天然水库无法起到滋润地表的作用;此时北方的河流封冻加剧、凌汛频临,江河水流的通过性很差,也影响了整个流域对水资源的汲取利用,其中包括对该流域的地下水补充。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们抗击特大干旱的同时,应将“取”与“予”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为更合理、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议

    一、将水利工程与西、北地区的林木化紧密联系起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补充地下水源,由国家调用水利、林业两方面的专业人才合作实施这项系统工程。同时,利用江河湖水,引蓄培育大片湿地,提升水位,以此增加地下水源。

二、地下水源既可以说是一个超大型的水库,也可以说是一项超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议将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列入国家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由国家统一测定,将各地的地下水源储存到合理的位势,并统一调配,利用地下水的特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水利作用,做到既节约能耗、又改善环境。由国家选择合适的江河,利用河床与地下水的位势差,在汛期水源丰沛时节统一输水,水流位势差小的,可向已有机井直接注水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每年冬季封冻来临之前,国家要根据各地地下水资源监测的动态数据,统一安排向地下层注水,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彻底改善北方冬季干旱的现象。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