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亟待完善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6-02 07:36:49
来源:admin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的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随着社区社会管理功能的日渐强化,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事务,社区管理的矛盾日显突出,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管理依然是政府管理的“延伸”,政府各个部门的“触角”都可以触及到社区,社区成为应付各级各类检查的“应急”组织。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社会“细胞”的社区组织的功能亟待完善。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社区管理名不副实。社区的性质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引导居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主体。而我们的社区不是“自然”形成的,是由政府划定的;社区干部也不是从居民中产生的,而是由政府招聘委派的;社区资金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这就使社区具有了明显的“行政社区”的痕迹,进而导致政府职能部门把服务到社区变成了把任务交到社区,使社区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所谓的“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去了,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各种会议、统计、报表、检查、汇报,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没法发挥,居民自主自治被行政化工作覆盖。

问题之二:社区管理机制不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隶属不清,经常“打架”,经常错位,不利于社区建设的开展,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使社区工作开展存在难度,社区人员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多于服务居民的时间。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组织都处在探索萌芽阶段,社会公信力不够。

问题之三:社区干部负担繁重。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社区工作者待遇与超强的工作负荷难以对应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薄弱,素质较差,难以胜任,变动频繁。目前社区需要参与的社会性服务事务已延伸至综治维稳、小区治安、征兵、人口计生、退休人员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民政优抚、城管爱卫、党员移交、文明城区创建等10多项工作,上级机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任务主要靠社区工作者去落实,致使社区工作者常常计划跟不上变化,没时间走访联片责任区,令社区工作者感到工作和精神上疲于应付。

问题之四:社区居民参与不够。目前,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中,只是一个被动的“被管理者”的角色,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少,维权的意识却非常强,个人利益、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冲突时,往往是义务与责任撕裂,导致一系列矛盾冲突。建设相关的“通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管理,应该是社区建设的一大任务。

二.完善社区管理功能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体系。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首先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与社区的居民自治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改变政社不分的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确需社区完成的行政工作和群团工作,要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真正处理好政府和社区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建议二:进一步发挥民意沟通的功能。当前,社会矛盾积累较多,利益冲突“触点多、燃点低”,只有找到实实在在化解各类矛盾的办法,才能真正推进社会管理。社区组织作为扎根于最基层的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应该发挥独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充分利用其连接政府和民众的这一“桥梁”作用,多渠道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真正发挥集聚民意、反映民愿的作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障公民的权益不受侵犯。

建议三: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尝试创新管理机制,做到有效协调居委会、物业办和业委会三者关系,构建自治组织体系,淡化行政色彩,成立社区议事会,不断提高社区组织的自治能力,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加大成员的参与度,发挥居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良性机制。

建议四: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府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各类问题,社区工作只有管理,没有服务。因此,社区工作要从穷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的事务中“超脱”出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丰富社区的服务内容,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通过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建共享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

总之,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领域,它既不同于党政机关,也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如何构建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新格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必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社区组织的功能,发挥它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独特作用。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