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东部地区市、区、县基层疾控机构人员短缺现象亟待重视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8-05 00:17:08
来源:admin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直以来是我国公共卫生的基本方针。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最好的医生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这就是预防。预防疾病和预防其他灾难性事件发生一样,意义重大。通过有效的预防可以避免灾难和疾病的发生,这是保护生命和健康的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

    在我国,担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但是,因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疾控中心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疾控中心工作的开展。

    东部地区疾控中心编制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对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国家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卫生系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执行的编制,一直是参照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口基数制定的,且依据的是户籍人口数量。近年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非户籍人口大量涌入,有些地区甚至有流动人口超过常住人口的趋势,东部地区疾控中心服务对象急遽增加。

    其二,除了需承担辖区内的免疫相关传染病的监测与调查处理、几十种疫苗接种的管理和运行、预防接种以及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等常规工作外,十数年间,疾控中心的服务项目大大增加。不明原因的新发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不断涌现;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结核等古老传染病死灰复燃;而流动人口的快速流动更增加了流行病的传播空间,传播渠道逐渐增多,流行病防控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急剧上升,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任务非常艰巨。凡此种种,大大增加了疾控中心的工作强度与难度,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特点更为明显。

    其三,疾控中心的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机构改革后,卫生防疫站划分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两部分。疾控中心继承了卫生防疫站的原有工作,却因编制部分划分给卫生监督所,实际工作人员减少。

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疾控人员编制本就较东部宽裕,加之人口迁出多,流行病防控任务轻,新发疾病少,实际承担的工作量要远低于东部地区。反观东部地区,疾控中心以比当初卫生防疫站更少的编制,除承担起当初卫生防疫站的全部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外来人口的转入,工作对象、项目不断增加,人员编制少,服务对象多,服务项目广。超负荷的工作使疾控中心人员加班变成常态,直接影响到基层疾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心态,也导致一些基层疾控中心在岗位安排上不够完善合理,很多工作只能靠聘用临时工来完成,给技术性较强和连续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建议重视东部地区基层疾控机构人员短缺现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卫生状况、人员流动的实际情况,按需增加东部地区市、区、县疾控机构人员的编制数,以胜任越来越严峻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保障免疫规划事业稳步发展,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