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培育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的若干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8-03 07:42:52
来源:admin
人才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技能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包括制造、操作、工艺等)也可称之为新时代的能工巧匠,肩负着将科技优势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任务,是连接设计与产品的桥梁,是将图纸转化成为实物的关键环节。杭州要成为制造强市,不仅需要一流的工程师队伍,也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

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工业兴市大会,对打造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技术工人队伍日益优化,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不缩小这种差距,不进一步稳定、发展、提升技术工人队伍,那么会对工业兴市产生不利影响。

一、目前我市新时代技术工人存在的问题

1、尊重产业工人的社会氛围不浓、不少人不愿意或者不安心从事一线制造操作。尽管最近几年技术工人的收入待遇、社会地位均有明显提高,但是与德国、日本等这些制造业强国相比,待遇不高、地位不高,具有相当比例的技术工人缺乏成就感与荣誉感,不少毕业生宁愿从事工资较低的所谓白领工作,甚至在家待业也不愿意成为技术工人,或者仅是把当作技术工人成为一种过渡。

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现在产业工人的光荣似乎在逐渐远去,产业工人头上的神圣光环有意无意在逐渐淡化,不少家长包括孩子自己很少有主动自愿成为技术工人,从事制造行业的一线生产操作,大家纷纷是以当白领为荣。

2、政府对产业工人培训与发展计划有待加强,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发展前景不太明朗。不少省市,对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惜代价,抢着引进,但是有意无意忽视了对能工巧匠、技师人才的引进。2005年末,浙江非农从业人员为2341.3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04.34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36.99万人。“十五”期间,截止2005年末,全市经培训考核鉴定后获得工人技术等级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为396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工为68万人。按照国家对技术工人应占职工总数50%的统计口径计算,全市技术工人总量应为1170.67万人,缺口达775万人。高级技工占现有技术工人总数(以应有技术工人总量1170.67万计算)的比例仅为5.81%。尽管到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我市技术工人整体水准也优于浙江平均水平,但是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一般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左右的比例相差甚远。

3、目前产业工人的现状堪忧。据有关部门2004年对我省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工人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一是技术工人的文化结构不合理。目前,技术工人中以高中文化学历层次为主,占47 58%,依次为初中占29.39%、大专占10.78%、小学及以下占8.8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43%。而在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大国,一线技术工人都是以大学或大专学历为主体;二是一般的传统的技术工人多,而能掌握现代技术、现代工艺的技术工人少,尤其是模具技术、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IT业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管理、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技术工人紧缺。

目前客观存在的技术工人紧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市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提高,妨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制约了“工业兴市”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构成了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人才瓶颈。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对策建议

1、与十二五规划衔接,编制产业工人(技师)或者特色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计划,造就技术精湛、成熟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以及制造强市计划,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技术工人培养与发展长期规划(包括分行业特别是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内容为目前的技术工人队伍构成、数量、年龄结构、技术等级比例,根据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今后需要培训的技术工人数量、技术等级,并予以定期公布,引导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为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人才储备。同时,做好技术工人的培训引导,让技术工人队伍的技术类型、年龄结构与经济社会以及转型升级协调一致。

2、加大技术工人队伍引进、培养与发展的政策力度,解决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让技术工人享有成就感。研究制定与优化技术工人的专项政策,加大政策引导与倾斜力度,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劳动模范优先获得经适房、获得落户等政策,但是比例过低,缺乏对技术工人的吸引力;同时,针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师的培养周期长、跳槽频繁等造成部分企业培养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加大技术工人特别是十大特色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扶持力度,采用政府花钱培训或者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等措施,毕竟技术工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

3、政府引导、协会主导加大行业技术比武力度,对于技术标兵加大宣传与表彰奖励力度。现在的行业技术比武对于提高技术工人水平、加大技术工人的成就感的确起到了不少作用,政府应该鼓励、引导这种技术比武,增加技术比武的宣传、广度与力度,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参与的行业技术比武体系;同时,当前存在的“重白(领)轻蓝(领)、重商轻技(术)”的现象,这与人们头脑中“当工人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有关。要加强对技术工人队伍的宣传力度与广度,重塑技术工人光荣的社会风尚,展现新一代技术工人的风采,努力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多渠道的事业选择,而不仅仅是成为白领、公务员的这样一种独木桥式的成才路径。

4、加大市级劳动模范中一线劳动者的比例,使之名至实归。尽管这几年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中来自一线工人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但还是应该继续提高一线技术工人、产业工人的比例,甚至可以确定硬性标准,例如来自企业的比例不应低于80%,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比例不应低于70%,避免让劳动模范成为企业高管的俱乐部,让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名至实归。

5、继续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对紧缺型专业的投入。针对目前产业工人不合理的现状,建议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紧缺型专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合格技术工人的供给,同时加大对紧缺专业技术工人的专项培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总之,优质产品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要切实落实工业兴市大会精神离不开一支技术精湛、成熟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