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横渡钱塘江活动的建议
一是上下水通道问题。南岸下水处开面狭窄,通道较少,用脚手架搭建,上千人在短时间内全部下水存在踩踏和跌落的危险。上岸的临时性码头是用施工的毛竹片搭建的,离水面有一定距离,容易造成磕碰,上码头后到岸边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宽度有限,不利于疏散人群。
二是组织协调问题。由于是分块组团参加的,各个团队的成员对于现场的信息只能来源于领队,但领队与活动的组织者之间的沟通联系缺乏,没有通讯工具,也没有喇叭进行宣传和沟通,许多参与者看到北岸信号弹发出后,就聚集到大堤下水口处,造成下水口拥堵。
三是秩序维护的问题。北岸上岸的通道狭窄,许多市民都集聚在上岸处,导致选手上岸后不知所措,场面较混乱。医疗点、清洗点、横渡证明领取处等地点也缺乏明显的标识。因此建议:
1、合理安排上下岸设施,以方便、安全、快速通过为核心。
2、规范现场秩序。配备步话机和喇叭,以便出现危机时及时协调,合理安排下水时间和下水人数的节奏。
3、江面上增加固定浮漂数量,以便合理安排路径,缩小救援人员的覆盖面。
4、北岸现场需要分区化管理,观赏区、家属区、参与人员区予以合理划分,同时增加清洗点数量,医疗点的设置需要醒目标识,减少人员在上岸处和北岸大堤处的滞留。
5、为了增加横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建议增加江面拍摄点,通过网络上传供参与者自行下载;鼓励组团参加,但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个性化浮漂,体现群众的创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