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健康发展
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对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繁荣地方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我市为例,目前共有中小企业13万多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以上,安排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90%左右。所以,中小企业能大量解决就业,活跃地方经济,其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将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2、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坚持“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主旨的必然要求。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重庆市长黄奇帆说“大企业大集团是强国,中小企业是富民”,这句话非常典型地概括了我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也要求我们,在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的同时,应继续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3、中小企业已处在转型升级的转折点。许多专家分析,今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严峻生存状况,更多的是企业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所以,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正常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更要主动转型升级,把自己做强做大,才是长远的发展方向。
二、要做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篇文章仅靠企业本身还不够
首先,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中小企业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这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它规模小,资本实力弱,融资能力、企业信誉度欠缺,产品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均不足;其次,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除了人(用工)荒、钱(融资)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赋(“三荒两高”)之外,在今年6月杭州召开的“转型期中小企业的应对和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小企业还面临的产业导向、人才、内部管理等等问题,都有待一并解决。
所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靠企业企业自身努力;要靠政府主导,切实解决“三荒两高”等问题,发挥政策的合力作用;也要靠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帮助。
三、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中小企业
省委赵洪祝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为重点,着力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积极组织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架设服务桥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以及突出服务性的原则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组织引导。
一是明确服务重点,不断深化服务内容。要加强战略研究,尽快制定全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要明确服务内容,做好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担保服务、培训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不断深化服务内容;要加强瓶颈突破,切实解决融资难这一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是扩大对社会办中介组织的放权范围。目前,制约中介机构有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未能放开某些能由中介机构承担的职能。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建议以下领域可对中介服务机构开放:提供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提供筹集项目资金的渠道及代理申报立项;代理技术洽谈、签约、监督(或协助)技术合同的履行;为非职务技术商品转让提供咨询或担保等。
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努力在各个行业中形成行业协会,形成政府把握宏观,企业负责微观,行业协会负责在这两个层次之间大量的上下沟通、横向联络、内外协调、服务提供、行业自律等中观层面工作的局面。江苏常州近年来锻造业发展非常迅猛,由原来的远不如杭州到现在超过杭州,据分析,这与其行业协会的迅速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四是要充分调动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在安排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时,可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用于创业培训、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信用担保等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国家扶持项目的配套资金;对委托从事公益性服务项目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服务组织给予引导性、鼓励性和补偿性资金资助;对委托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承担的政府相关服务项目,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实补贴,以达到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外资等介入到中介机构的建设的目的。可以学习台湾地区那样对帮助政府完成服务计划的各类行业协会给予经费支持等做法。
五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比如应该尽早规范认定我市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和推荐,对中介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制定业绩评价办法,规范中介服务机构行为等等。建议学习江苏省的做法,及时出台《杭州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评价办法》。
六是要引导企业合作建立服务机构。比如可以积极协调我市羽绒服、节能灯等行业的生产企业集中建立共同的服务机构,配备产品检测设备,共同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