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保障房开工量管理 莫让民心工程伤民心
不少媒体披露:一些地方在申报数据时,将去年未开工的项目结转到今年开工项目中。为了加快进度,在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边施工边审批的情况则更为普遍。还有一些地方,将奠基仪式作为开工的标志,“铲点土就算开工”。有个别市、区级政府为完成保障房建设指标刻意“凑数”,将产权性质模糊的回迁房、企事业单位自建的福利房,都填充至年度保障房建设目标中,以至于“某市今年计划新建的4万余套保障房指标中,回迁房占了一大半”。日前更有报道称,珠海市为完成今年新增建设保障性住房7910套的任务,用回迁房和企业集体宿舍冒充保障房指标交差。
一方面是国家公布的轰轰烈烈的保障房开工数据,一方面是低收入老百姓“望房兴叹”,仍然得不到解决的住房问题。保障房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需要一砖一瓦地真建实干,而不是拿数字来忽悠上级、忽悠民众。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保障房开工量的管理,对保障房统计口径要全国一盘棋;真实掌握保障房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开工、完成投资、竣工及项目信息公开、项目客观真实性等情况;监督检查部门的督查要做到经常化、深入性,防止看数据走过场,对一些弄虚作假的地市要及时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