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杭州市停车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当前杭州市解决停车问题的几项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当前杭州市政府解决停车问题主要有以下措施:
1、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停车场(库);
2、要求房产开发商在新楼盘开发的时候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停车位;
3、政府出台若干停车场(库)规划,鼓励民间投资进行承建和商业运行;
4、政府在公共道路上划出临时或者夜间停车位供市民停车;
5、鼓励企事业单位自建停车场(库)供内部停车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政府出资兴建停车场(库)在后期运作中存在体制上的难题。当前,我国政府逐步从包办式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出资建设停车场(库)将面临产权归属、收益分配和车库(场)经营决策的难题,甚至可能滋生腐败,从长远分析,不是可选的解决办法,且政府投资有限,不能解决所有停车难题。
2、政府虽然规定开发商在开发楼盘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且这些停车位主要以地下停车库为主,车位开发成本较高,产权属于开发商,只卖不租是这些车库回收成本的主要模式。对于未购买地下停车位的小区业主,面临地面停车位紧张,而地下只卖不租的矛盾,往往会激发业主、开发商、物业公司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政府出台规划,鼓励民间投资进行承建和经营,这样的车库(场)对于开发商和停车需求者来说吸引力不大。原因是对于开发商而言,一次性投资额度巨大,建成后停车者的积极性又不高,投资回收期过长或长期亏损。对停车者而言,这样的停车库(场)大而集中,停车不方便,办事1分钟,停车10分钟。
4、马路上划出临时停车带,只能解决一时,不解决长远停车问题,且占用动态交通资源,存在安全隐患。
5、鼓励企事业单位自建停车库(场)是一个较好的办法,但这种停车库(场)的效率只能发挥一半左右,原因是多数企事业单位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即使下班后这些停车库(场)空闲,也不允许外部车辆或附近居民车辆停放,综合利用率不高。
二、解决杭州市停车难问题的几项措施
解决停车难问题要建立一种静态交通的概念,并按一种系统的模式进行规划、运行和管理,与动态交通形成良性互动,只有发展适合杭州城市实际的静态交通产业,才是长远解决杭州交通问题的根本办法。当前,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模式,不断推进以下几项措施来解决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1、采用节点化点阵式布置停车场(库)。弱化公共停车位和基本停车位的概念,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节点化点阵式布置静态交通停车场(库)的规划方案。停车场(库)建设按照铁路车站形式采用节点化点阵式布置,既可以方便停车,又可以长远解决停车难题,避免重复投资和解决停车资源不能共享的难题。当然,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夜间停车位共享的问题,需配套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措施,如停车收费的使用管理细则、对不按要求限时驶离停车场的车辆实行强制处理措施等等。
2、采用“停加走”交通方式。在城市周边地区,靠近公共交通的主要交汇处建设停车场。市民可将小汽车停放在那里,然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到市中心区。
3、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当前国外许多城市启用了一种全自动化的停车场,协助舒缓当地停车位紧张的问题。驾车者只需把车子停放在入口处的大电梯内,然后走出电梯启动停车程序,在附有触控功能的荧屏上,输入个人密码,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寻找空置的停车位,再由输送台把车子移到电脑所分配的位子上。要取回车子,车主只需在等候室的触屏上输入个人密码,系统就会自动找出车子,并通知车主应到哪部电梯取车。这个全自动化的停车系统很可靠,驾车者取错车的几率很低。因为使用者得先输入个人密码才能取车,如果车主忘记自己的密码,可要求全天24小时驻守在停车场的管理员提供协助。新加坡陆交局在2008年启用了这种停车场。
4、场地式临时立体停车解决方案。该方案适合大型商业会展、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临时性人群集散场所,由于活动时间存在临时不确定性、持续时间短、短时人流车流密集等特点,使得临时性“停车难”问题突出。场地式临时停车系统可以按实地情况采用各种组合方式,不需要对所使用场地基础进行任何基建处理,具有安装和拆除时间短等便利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型“停车难”问题。且该停车系统的外立面还能提供临时广告阵地资源,以适应场地各种文化、商业、体育活动的需要。
5、整合停车场(库)现有资源,加强细节管理。当前许多停车场(库)停车秩序混乱,停车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停车位的划定上不能做到科学合理,致使停车资源不能高效利用。国外城市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停车位能提高10%-20%的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如果能加强停车位的有序管理,相信一定能提高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序上缓解停车难问题。
从远期来看,构建城市静态交通体系还需逐步解决以下问题:
1、基础资源的市场化供应。政府通过引导来市场化决定静态交通资源的配置,给静态交通基础资源一个明确的产权界定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2、信息平台的运营建设。构建与基础资源相适应的静态交通信息平台,实现合理的停车引导服务,并兼顾车流、停车需求等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工作,政府可以从中获取相关数据并对静态交通发展适时作出引导和为未来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分析,保障该产业的有序发展。
3、资源整合运作体系。其核心是由政府根据静态交通体系运作情况出台和修改相关政策法规等规则体系,让各参与者在统一的规则体系下有序运作。
三、结语
随着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城市静态交通的供求矛盾将日益突出,这是目前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有人说,停车问题是城市拥堵的一把双刃剑,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停车有序,道路畅通,可以满足市民适度的机动化需求,促进城市经贸发展和繁荣;解决不好,则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效率低下,甚至交通系统整体运转的失控,由此也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和社会健康发展。如何运用和掌握好这把双刃剑,这需要专家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