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当前微博对社会管理隐现一些负面影响亟待关注

字体:
发布时间:2011-10-25 08:09:26
来源:admin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体,其一诞生就颇受欢迎并发展迅猛。圈群化、个性化也是微博的明显特征,满足了人们的媒体个性化需要。微博虽仅短短140字的篇幅,但它通过分享、转发、评论等功能,可以瞬间吸引聚集海量围观者,其传播的力度和广度不可忽视。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微博都扮演着设置议题、快速传播、社会动员等重要功能。

当前微博对社会管理也隐现一些负面影响亟待关注。

一是140字的字数限制,使一条微博很难涵盖事件的前因后果,造成信息的片面,在此基础上,以讹传讹的转帖“发酵”让微博中的信息更加扑朔迷离。

二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中发现,一些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所发布的微博也存在并未核实的情况,误导了网民,助长了不满情绪。

三是网上内容总是有意无意地向针对不利当地政府的方面引导,而对政府有利的内容不写不说,以此博得网民围观。

完善微博管理,消除谣言,保持微博的良性运转有助于加强社会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建议

1、微博监管须有法规约束。微博有一定的修复和纠错能力,但这种自我纠错和净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仅仅依赖这些显然不够。我国微博产业刚刚兴起,微博管理存在主体不明、渠道不畅、体系不全、效果不强等问题。政府机构需要完善和细化互联网规范、加强监督,同时积极疏导微博民意。

2建立“官方微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 “官方微博”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个人微博,它代表了一个机构或部门、单位的形象,在发布消息或转发评论时,都要考虑自己“官方”的特殊角色。

3、要让透明、真实、理性、全面的信息和观点成为微博的主流,就必须依靠公信力建设。然而,中国互联网的公信力建设既是近年来网络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仅靠网络实名制也非治本之道。以真实姓名使用微博,是促进微博用户进行自律及问责的有效办法。我国有些网站已经开始进行微博实名制的试行,要求微博新用户填写身份证和手机信息,但由于担心严格的实名会造成用户的流失,存在审核不严的问题。同时也有许多网友反对微博实名制,认为实名制不符合网络开放、自由的特质等等。

4、政府微博对于涉及本部门的有关热点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真正起到与社会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资讯互动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促进外界对政府的认知了解。政府微博对网民及外界关注的热点做到及时解答互动。积极利用微博平台收集信息反馈,在实际运作中促使其成为政府舆情监测的重要手段。微博具有其他媒体平台并不具备的互动优势,微博上来自社会、民间的即时信息反馈应该成为政府机构倾听民意、预测民情的重要参照,并在此基础上客观把握社会大众的舆情动态,从而优化、促进政府的行政工作。

5规范微博网站服务,推动信息鉴别自治。网站是微博业务的经营者和维护者,网站应建立一套自治性机制作为虚假信息传播的应对手段。在微博上成立一些专门辟谣的自治组织,由专业人员对微博谣言进行自纠,及时发现虚假信息并予以澄清,促进微博信息的自我净化。如“果壳网”开设的“谣言粉碎机”板块,就是由高学历的专业人士组成团队对传播的信息进行辨别,发现谣言并及时辟谣,阻断谣言的进一步传播;新浪专门推出了官方微博账号“微博辟谣”;其他许多网站也在微博上设有错误信息曝光区等。这些都是作为网站建立自治机构进行信息鉴别的有效尝试。这些自治机构也可尝试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形成更大的合力,规范微博传播秩序。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