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我市体育健身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9-20 06:07:57
来源:admin
我市开展“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已将近10年,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许多住宅小区都有了健身点,公共体育场馆均已对市民开放,一些学校的运动地也允许周边居民群众晨练等。但这些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随着参与健身活动的人群正在不断增加,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科学健身辅导力量欠缺等,也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矛盾。特别是如何满足不同群体对体育健身场地的需求更是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经常可以听到中青年人群对体育锻炼、打球缺少场地等方面的抱怨。

对此,我们建议

1、应该改变原先重城市园林建设轻城市体育健身场馆建设的观念,充分利用杭州特有的山水优势,加强对城市体育健身场馆的规划。在一些适当的区域,不妨更多地考虑一下如何增加体育功能区块,如何将体育健身设施与城市园林建设相结合。例如,可借鉴参照环城北路游泳健身中心对面网球场规划和建设的模式,考虑在一些公园及公共绿地中,划定适当区块建造、设置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半场式篮球场或室外羽毛球场、室外乒乓球桌等。国外不少国家在公共绿地和公园中,一般也都有此类群体设施,供大众使用。

2、在钱塘江两岸规划设置体育功能区块。特别是对江干、下沙等区域区块,应该统筹考虑如何将钱塘江岸堤的景观建设与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相结合,便于人民群众开展网球、五人制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锻炼健身项目。

3、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尤其是在非主城区),规划、建设一批群众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所需的场地。例如,篮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等,重视解决中青年人群对体育锻炼场地的迫切需求。

4、结合新农村建设,支持、扶持在有条件的中心村规划、建设集篮球场、门球场、体育主题休闲公园和室内体育活动室为一体的体育健身中心。

5、应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制定扶持鼓励政策,给予市民群众更多的优惠,方便他们前往锻炼。可考虑由各级政府适当给予补助,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实惠,可以通过打折消费等形式,更加乐于进现有场馆参与各类体育锻炼活动。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