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监管漏洞亟需引起重视
1、标准缺失。从外观、色泽等方面很难识别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与正常的食用油。目前,我国对地沟油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检测地沟油有害成分难度较大,按照目前食用油检测的色度、含水量、酸价指数等常用指标,地沟油甚至是符合行业标准的。
2、监管不力。当前,我国已经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卫生、食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了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统一协调的监管格局。但分阶段监管形成的职责界限容易成为监管的盲区,多头管理导致相关部门权责不分、相互推诿,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存在较多漏洞,而属地管理基本变成谁都不管,监管不力给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3、销路不畅。地沟油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等化工品的原料,但地沟油用作工业用途比食用油价格低,而且销售渠道少,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分子容易铤而走险,用地沟油非法炼制食用油。
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沟油的监督管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建议:
1、继续深入追查地沟油的销售下线,严厉打击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通告和曝光地沟油的市场流向、品牌和销量,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2、尽快制定地沟油的国家检测标准,完善和不断更新食用油系列标准,杜绝地沟油回流到餐桌。
3、进一步强化对地沟油的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联合执法,加大区域间协调配合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提炼、销售、采购和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行为,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督促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建立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地沟油源头管理,同时建立地沟油市场流向的追溯系统,加强对地沟油流向的监管。
4、建立地沟油的正规回收渠道,鼓励地沟油用于工业生产用途,畅通地沟油作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地沟油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
5、建立和完善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地沟油的监管,建立地沟油的预警机制,及时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和非法制售窝点予以曝光。进一步宣传普及食用油的食品安全知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