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让农产品走出价格“过山车”周期的几点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1-12-12 08:24:23
来源:admin
前段时间,内蒙古土豆严重滞销,价格也比去年下跌七成,当地农民面临可能辛苦一年却血本无归的困境,此事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实际上,我国的农产品供销大起大落的情况,近几年屡屡发生,菜贱伤农,蛋贱伤农,猪贱伤农等经常周期性发生。究其原因,是很多中国农民种养殖的选择还缺乏科学引导,加上农产品流通不如人意,供求信息不够通畅,也由于游资炒作让农产品价格偏离正常供求关系等非理性诱导等,使农产品的产销经常面临如下的“过山车”周期:前生产周期某农产品价格高(因供不应求或囤积炒作导致)→农民一哄而上大量种养殖→产量过大导致价贱伤农→下一生产周期,种养殖大幅减少→该农产品再次供不应求→价格再次高昂(如此循环不已)。这样情况屡屡发生,不但会给从事养殖业农民带来惨重损失,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种养殖业的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现代农业的供求运作体制却一直没有建立,这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不断陷入价格“过山车”周期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建议

1、深入探索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的量化引导体系。目前,很多农民下一生产周期种养或不种养什么,都比较盲目,或是看上一个生产周期农产品价格而定,很容易产生“一哄而上”或“ 一哄而散”的情况,对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保障农民收入非常不利。为此,国家必须化大力气研究我国农产品的供求预测,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以便及时向农民提供尽可能量化的,未来可能“生产不足”的提示和“生产过剩”的预警,以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当然可首先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重点区域做起,逐步推而广之)。

该工作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量巨大,建议“供求预测”由相关农业职能部门和科研院所负责,生产导向和预警的传递,要充分发挥农业职能部门信息网络的作用,使传递的面尽可能广。

2、要大力鼓励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尽量扩大订单农业的覆盖面。根据杭州萧山等地的经验,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发挥集体力量,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很好的组织形式,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大力推广。而订单农业更可以使种养殖业“有的放矢”地按需生产,可有效避免农业生产陷入价格“过山车”周期。政府和农产品生产的各有关环节应该化大力气,推动订单农业的不断扩展,使订单农业成为保障和稳定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的中流砥柱。

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产品存储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建农产品存储设施的应该给予适当补贴,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抵御风险能力。

3、要打击对农产品的非法囤积炒作。近几年,社会游资对农产品囤积炒作不断,造成价格畸形的暴涨暴跌。这不但对农产品的消费者而且对生产者、加工者也带来了莫大的危害。同时,由于炒作导致的价格不反应真实的农产品的供需实际情况,因此高度扭曲的价格会对农产品生产带来严重的误导,而使农民在错误信息引导下作出错误的生产决策而导致严重损失。只有严厉打击违法囤积炒作,才能够避免类似情况的不断发生。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