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杭州市民卡使用中存在的缺陷及若干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1-12-05 08:23:46
来源:admin
杭州市市民卡从发行到现在,从最初的医保卡、公园卡功能逐步又发展到现在集公交、借书、加油、商店、消费等一体的多功能卡。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市民日常外出时随身携带现金和卡片的数量,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和出行。但是,人们在市民卡的使用中也发现如下一些不足,如果市民卡管理部门能给予重视并积极弥补,会更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将会进一步扩大市民卡的日常使用人群。

问题一:市民卡不能作为有效证件

市民卡是在杭州市政府主导下同第二代身份证同时发行的,其内含有的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照片等信息同第二代身份证上的完全一致,却不能在杭州市范围内作为有效证件使用,甚至在市民卡营业厅办理业务时也不能用其确认身份。

建议:市民卡发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市民,减少携带卡片的数量,建议市民卡能在杭州市范围内(至少在企事业部门)用于身份确认,这将极大地方便广大市民。

 

问题二:市民卡钱包不够人性化

按目前规定,市民卡账户有密码、可记名、可挂失,而市民卡钱包无密码、不记名、不挂失,卡内金额等同于现金,卡遗失后卡内金额不补,拾到者可以继续使用。对市民卡钱包充值,每日仅限一次,每次不少于50元。而公交IC卡电子钱包却是可记名、可挂失的。同为非接触IC卡,市民卡比公交卡多了姓名、照片等实名信息,却不记名、不挂失,这并非是技术上不可解决的问题,着实令人费解。另外,市民卡钱包需要办理开通手续,开通时需一次性收取25IC卡系统维护费。已经办理市民卡了,再收IC卡系统维护费不合情理。

建议市民卡钱包功能默认免费开通,并尽早开通市民卡钱包记名、挂失功能。

 

问题三:市民卡医保功能不够完善

市民卡中集成的医保功能,在医院交费时,医保部分能从医保账户自动扣除,而自费和自理部分需要通过现金方式付费找零。另外,使用接触式IC卡,刷卡时为了接触良好,医务人员经常使卡片弯曲、甚至折叠,既不方便市民卡的使用,也不利于市民卡的保护。

建议:

1、自费和自理部分能自动从市民卡钱包中扣除,既方便医院收费,也方便病人就医,缩短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将市民卡逐步过渡到非接触式IC卡,提高刷卡效率。

 

问题四:市民卡充值、补办不够便捷

目前市民卡上集成了市民卡账户、市民卡钱包、医保、公园卡、图书馆等多类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但市民卡的各类功能办理、挂失、补办则要经过好多部门,而且现有的市民卡营业厅比较少,市民卡自助服务点虽然比较多,还是远少于公交自行车的网点。

建议

1、在公交自行车网点上的自助服务机增加市民卡自助服务功能,既能方便广大市民的日常使用,也能减少市政投入,节约纳税人的钱。

2、在各城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点,一次性办理完各类手续。另外,市民卡一旦遗失,在补卡时应免除各类功能的开通费。

 

问题五:便民应用不够丰富

市民卡账户和钱包现可在多个领域使用,但在市民使用最多的几个场合还不能畅通无阻地使用市民卡。一是出租车刷卡。几乎所有出租车司机都推脱说刷市民卡非常复杂不会用,或者说这车不是他的,到不了他的账户。二是公交刷卡。市民卡虽然可以作为公交月票使用,却不能作为公交季卡、老人优惠卡使用。三是能使用市民卡的商户较少。有些在杭州影响较大的商店、超市等还不能使用。四是目前市民卡的使用领域还不够广,日常生活的水费、电费、燃气费还不能用它代为缴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也没有使用市民卡。

建议

1、政府给每个出租车司机配个移动pos机,方便将市民卡刷卡的钱转入出租车司机的账户。

2、市民卡能开通公交季卡、老年卡等的功能,以避免过多的公交卡发行,既方便市民使用,又减少环境污染。

3、建议政府加大推广力度,使日常消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都使用市民卡,并对沿街店铺给予优惠,鼓励使用市民卡刷卡,使市民卡真正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做到一卡在手,走遍全城。

 

问题六:市民卡管理办法不够完善

200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曾经出台《杭州市市民卡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是在当年市民卡刚刚开始使用时出现的,就现在而言,由于市民卡的使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其牵涉的管理部门和机构也越来越多。

建议政府重新修订《杭州市市民卡管理办法》,联系相关机构和部门,进一步完善市民卡的各种功能。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