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建设工地务工人员管理的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1-04 08:27:35
来源:admin
根据调查,杭州市建筑工地来自本省的人员占27%,而大都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省外的人员占73%,大部分是一线的操作工人。省外工人主要来源前三位是安徽、河南和江西,占总人数的55%,占省外人员的76%,其余四川、重庆、湖北、贵州、江苏、云南、山东七省占总人数的18%。外来人员来源复杂,由十多个省的人员组成,从年龄结构分布看,一线工人,40-50岁占的比例最大,20-30岁占的比例最小,所以,年轻的劳动力少,再过若干年以后,将会出现一线工人严重不足现象。且一线工人文化程度偏低,大多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施工现场人员多、杂,文化程度底等现状,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综上所述,工地务工人员几大突出的问题是:外来人员来源复杂、年龄偏大、青壮年缺乏、文化程度低,矛盾纠纷多。

因此加强管理和协调非常有必要,故建议

1、针对当今工人短缺现状,应由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在全国主要劳务大省,建立劳务资源基地。与劳动输出地政府加强联系,通过印发宣传材料,设立公示牌、网络宣传等形式,使当地务工者准确及时地了解杭州地区的就业情况,吸引、激励更多的青壮年外来务工者来杭创业。

2、加大对工人的培训工作,为劳务人员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利用建筑技校等资源、强化岗位培训考核,保证劳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人自身素质与文化程度,可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为社会和自身创造更大财富提供保障。

3、创造更好环境,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如:就医、子女教育、再就业、生活水平低下、精神匮乏等问题。解决他们的无后顾之忧,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增添新鲜血液并带来活力。

4、对外来务工人员设立一个专门机构,隶属各地各级政府集中管理,编制好预案,避免在管理中混乱局面的出现,更好地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管理、援助,解决日益紧缺的用工荒。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