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发挥媒体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1-21 08:20:07
来源:admin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格局不断变化,网络舆论的爆炸性发展,导致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属于经济利益诉求问题,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是可以预防和处理的,但如处理不善,就会使新旧矛盾一起爆发,酿成大祸。

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通道、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需要担当重要角色,积极发挥促成群体性事件圆满解决的作用,实现并保证社会的持续繁荣和稳定。要能积极发挥以上作用,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及时报道、澄清事实。新闻媒体站在社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既坚持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又及时澄清事实、疏导热点,达到社会和国家利益与新闻真实性的高度融合。一方面,通过新闻报道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媒体通过深入、全面的报道,让公众了解事件的全貌,有利于提高群众对群体性事件的充分认识与全面把握。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工作,媒体适当跟进、关注,阐明原因,在震慑少数别有用心者的同时,劝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反应自己的合理意愿,能够逐步遏制危机的形成和爆发。

二、畅通诉求,理性表达。弱势群体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的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当这种诉求压抑过久,在极端情况下不满情绪就会被引发出来,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流言摧波助澜,进一步促成人民群众与基层政府的对抗,最终失控,形成迅速蔓延的群体性事件,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媒体需要多开办民生新闻类节目、新闻调查类节目以及一些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反映民生疾苦、向社会传递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要求,通过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通道,能够引导各种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从而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稳定。如浙江省杭州电视台的“大家圆桌会”就是一个具有推广意义的公众参与性的谈话类节目。

三、合理介入,监督引导。媒体在报道群体性事件时,应发挥监督功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各方正确认识与合理化解矛盾,提高整个社会认同程度。一方面,在社会舆情、民意表达与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新闻舆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到政府及公众面前,促进有关部门对群众利益做出正面论媒体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回应,减少甚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评论,把公众舆论引导到理性和建设性轨道上来,使公众舆论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有利于群体性事件的圆满解决。

四、注重人文,维护稳定。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格局不断变化,网络舆论的爆炸性发展,导致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属于经济利益诉求问题,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是可以预防和处理的,但如处理不善,就会使新旧矛盾一起爆发,酿成大祸。

]]>
推荐快速链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共浙江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2007-2025 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5058号-1

单位地址:富春路188号B座26楼 邮编:310006

技术支持: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