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叫停公款燃放春节“开门炮”
1、公款燃放,抹黑政府形象。据笔者在所居住的地区调查,除私营企业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燃放的春节“开门炮”无一例外都是公款消费。因为是公款消费,便会不计成本,很多鞭炮都是从主管领导或经办人员的亲戚、熟人开设的鞭炮店购买,在价格上普遍存在虚高,很多还隐含着吃“回扣“的腐败现象。因此,“开门炮”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人情炮”、“利益炮”、“腐败炮”,燃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但这样的烟花丝毫增加不了这些公款燃放单位的形象色彩,反倒增添了不少百姓对政府形象的反感、厌恶感。
2、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严重。不少单位单位在燃放“开门炮”时互相攀比、暗中较劲,铺张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如笔者所在的地区,近年来燃放春节“开门炮”的单位家数越来越多,燃放的烟花礼炮数目越来越大、规格档次越来越高,自然每年支出的费用也越来越惊人。据新华社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燃放的“开门炮”带来数十亿的浪费,而这绝大多数都需要纳税人来埋单,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3、废气噪音,严重污染环境。“开门炮”制造出大量的垃圾,不仅让环卫工人年关倍加辛苦,也带来难以估量的环境污染、环保损害、空气质量降低。如燃放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形成酸雨(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具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另外还形成城市烟雾,影响可见度。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它不但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倦等。
4、玩火玩命,安全隐患很多。许多“开门炮”不仅仅是在“玩火”,而且还是在“玩命”,比封建迷信更具“杀伤力”。据中央媒体报道,仅2011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全国因放鞭炮引发安全事故数万起,致77人死亡;仅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即因燃放烟花起火损失30亿元;这些都是“面上数字”,掩盖的“炮灾”数字将更多、更大。
综上所诉,如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春节上班第一天,“开门炮”声势吓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为此建议立即叫停款燃放春节“开门炮”,并对私营企业商家燃放春节“开门炮”作适当引导。具体建议如下:
1、紧急叫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燃放“开门炮”。在现有政策法规尚未明确的前提下,可由纪检部门发文,紧急叫停公款燃放春节“开门炮”。并加强监管,对违反规定者予以责任追究并严肃惩处。
2、政府带头。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成为带头不燃放“开门炮”断标兵,尤其是相关负责人,要带头不搞封建迷信、不参与腐败消费,做廉洁奉公的表率。
3、多方引导。要通过企业主管牵头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出面对私营企业燃放“开门炮”做适当引导,使相关企业做到适可而止燃放“开门炮”,最大化秉承低碳、环保、生态、绿色新使命,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加以限制。
4、加强监管。要进行严格的吏治监管和问责到底,发动民众对各单位“开门炮”进行监督、举报;及时刹住“开门炮”这股异化了的“恶习”。相信只要公权部门做得好,公款燃放“开门炮”总会销声匿迹,社会“开门炮”也会逐渐淡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