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杭州工程渣土围城的对策建议
一、杭州建设工程渣土无处消纳的困境
1、产生量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杭州主城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旧城改造和撤村建居项目等使城市成为一个建设“大工地”,由此产生的工程渣土、建筑泥浆总量已从2003年的28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000多万吨。尽管工程建设时回填消化了大部分渣土,建筑泥浆已全部船运至邻近的德清县填埋废矿井,但还是难以实现自我平衡,每年仍有1000多万吨的需要异地消纳处置。
2、无序倾倒问题多。由于杭城原有的消纳场地早已填满,至2007年底市区再也找不到一个大型的工程渣土消纳场所,四年来每年1000多万吨工程渣土的处置就成为大问题。造成了建设垃圾被无序偷倒在城郊结合部的断头路和河边的绿化带里,工程弃土被大量地偷倒在暂时闲置的未开发地块,特别是绕城公路一带,远处看虽然有树木和广告牌等档视线,一走近有的已堆积如山。杭州数字城管显示:这几年老城区建筑垃圾(含装修装潢垃圾)无序偷倒成灾,很多月份每月夜间违法随路倾倒超过1000件,严重影响街容市貌,妨碍交通;从2009年9月起,每月出动3000余人加大清除力度,2010年度共清除违法偷倒渣土21612吨。据位于江干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城郊结合部的街道反映,2009年以来大部分社区每年化在清理随路倾倒的渣土费用就达30万元—40多万元;据滨江区城管办反映,近四年来为清理晚上违法运输过钱江三桥、四桥后随处倾倒的建筑垃圾,每年仅清理运输费就要支出100多万元;,消耗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还经常要被媒体曝光,社区、街道(镇)工作人员怨声载道。在道路上偷倒乱倒的渣土,主要来自小工地和房屋装修,据不完全统计,杭州目前没有实施密闭化改装的农用车有1000余辆,由于工程渣土运输市场门槛低,为了承包运输工程,业主往往先降低标的进行恶性竞争,然后通过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从中谋利,这是杭城这几年城郊结合部渣土偷倒成灾的主因。
据初步调查,在城郊没有被完全征用的农村,不少几米深的池塘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甚至工程弃土堆成超过地面
3、影响环境危害大。杭州的建筑废弃物、装修垃圾长期以来采用以填埋为主的处置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是运输过程中因抛洒滴漏造成城市路面污染;二是倾倒过程中常常尘土飞扬,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三是处置场地经降水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周围环境,污染地下水资源。
二、原因及后果分析
1、主要原因。造成杭州工程渣土堆积如山的主要原因,一是缺少必要的消纳场地,二是缺乏建筑废弃物有效的利用手段,三是从工程渣土的产生、运输、消纳处置缺乏强力有效的监管;四是工程运输承包行业的恶性竞争使工程渣土的运输费偏低,承包者为谋利与人串通在闲置的空地和城郊的池塘等就近违法倾倒长年积累所致。
2、后果分析。如果放任无消纳场地的工程渣土继续无序倾倒排放,杭州将出现工程渣土围城的困境,不但影响城市环境,对大气扬尘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巨大的压力会压坏地下各类管道网络(压破供水和供气管道已有多次),还会给今后的二次搬运增加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环境、社会成本。据有关方面资料,2008年12月—2009年2月,钱江新城东部建设中为清理三堡沙场被违法偷倒近两年的50多万立方米的工程渣土,在市政府协调解决了倾倒场地的情况下,光运输费用就化去1300多万元。如果要将多年来无序倾倒的工程渣土换个合适的地方,在当下油价、人工费暴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出土每立方米超过100元的情况下,杭州数千万吨存量工程渣土,仅搬运费就要几十亿元。遗撼的是:这样发生在人们眼皮底下、涉及杭州市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目前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竟然没有引进足够的重视,更缺少彻底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解决杭州工程渣土出路的对策建议
(一)对策研究
杭城4000多万吨存量的工程渣土需要搬迁和处置,随着地铁二期工程的开挖和转塘地区、钱江新城、火车东站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主城区每年还有1000多万吨新增工程渣土需要异地消纳处置。如何解决这个城市发展中伴生的管理问题,关系到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体现着科学发展的水平。
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国内先进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哈尔滨等也先后开展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并初见成效。目前杭州每年在旧城改造、市政设施更新、房屋装修等方面产生400多万吨建筑垃圾,主要当做渣土用于建设工地基础回填、城市周边洼地及废弃河塘与矿区的平整填埋,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大气环境、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增加了交通的繁忙拥堵。据建筑科研单位分析,建设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房屋等建构物,拆除后产生的废弃物有80%以上可作为再生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利用。我们认为,解决杭州工程渣土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源头减量,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就近消化,减少工程弃土的长距离搬运;加强全程监管,实现工程渣土基本不长期堆积。
(二)具体建议
1、就地利用消化存量。对已堆放在绕城公路周边的工程渣土,在去掉明显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后,利用绕城公路60
2、资源利用减少增量。把工程渣土中的建筑垃圾完全分离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工程渣土每年的增量,对减轻环境、交通的负面影响,建设低碳、节能、生态杭州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是制定专门法规。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首先要政府重视,立法先行。建议市政府尽快开展《建筑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建筑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争取及早出台。通过立法禁止建筑废弃物直接填埋;明确规定建筑废弃物管理要坚持分类管理、集中处置原则,建筑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实施资源化利用;规定凡利用废弃物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政府应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一要制订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建筑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资质、相关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再生的质量。二要培育市场,将建筑废弃物处置的中间阶段交给市场充分竞争,提高利用水平,降低利用成本,政府要给处置企业在规划用地、减免税收等方面实施优惠,其产品实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三要将检测合格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列入绿色产品目录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等,以此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推动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回收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完善规章制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浙江省建筑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条例》,要及时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建立建筑废弃物现场分类制度,鼓励具备现场分类条件的施工单位按照分类要求结合施工或者拆除步骤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中明确建筑废弃物的现场分类措施,在对建筑物进行装修时,还应当按照要求对装修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强制分类;在制定建筑废弃物排放费的征收标准时充分考虑分类因素,对分类后的建筑废弃物实行优惠的收费标准,特别是新建全装修成品房对建筑废弃物实行分类排放的,免收排放费。
3、谋划工程弃土出路。通过分流建筑垃圾,就近消化工程弃土的自我平衡,杭州的工程渣土外运量会大大减少,但肯定还有多余的工程弃土和不能利用的部分建筑废弃物,解决的出路:一是在城市周边